加速术后恢复(ERAS)理念于 2007年由黎 介寿院士引入中国,是基于循证医学的多学科协 作方法,旨在优化围手术期治疗,减轻患者的围 手术期应激反应,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 院时间,并改善术后康复和预后。
麻醉在 ERAS 中的角色
术前预康复与优化 麻醉医生在 ERAS中的作 用始于术前阶段。他们采用预康复理念,目的是 改善患者术前的整体健康状况,以便更好地应对 手术和加快术后恢复。这一过程包括:
术前贫血的纠正 通过检测和治疗术前贫 血,提高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从而减少术后 输血的需求和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预防性镇痛 实施预防性镇痛措施,如使用 非甾体抗炎药物,以减轻术后疼痛并降低对阿 片类药物的依赖。
术前衰弱评估 评估患者的整体体能状态, 识别任何可能影响术后恢复的衰弱因素。
术前锻炼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 以增强肌肉力量和整体耐力,有助于术后恢复。
术前认知功能评估 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特 别是在老年患者中,以预防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术前炎症控制 通过适当的药物和干预措施,减 少术前炎症状态,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术前心理干预 提供心理支持和干预,帮助 患者减轻术前焦虑和压力,为术后恢复创造良 好的心理环境。
优化麻醉方式与管理 根据手术类型和患 者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麻醉方法和管理策略:
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根据手术的性质和患者的 健康状况,选择全麻、局部麻醉或椎管内麻醉等。
细化麻醉管理细节 包括药物选择、剂量调整、 麻醉深度的监控,以及术中生命体征的维持。
结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及椎管内麻醉技术 有助于减少术中和术后的疼痛,减轻应激反应。
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与个体化镇痛 围手术期的 疼痛管理是ERAS的关键组成部分:
术前镇痛 手术前开始疼痛管理,减少术后 疼痛的强度。
术中镇痛 使用有效的麻醉和镇痛技术,减 少手术过程中的疼痛和应激。
术后镇痛 实施如患者自控镇痛(PCA)等策 略,以满足患者术后的个体化镇痛需求。
出院后镇痛 为患者提供出院后的镇痛指 导,确保他们在家中也能有效管理疼痛。
ERAS 的实施
实施加速术后恢复(ERAS)程序要求对患 者的基础疾病、个体差异、手术类别及围手术 期并发症进行全面考虑。这一过程涉及多学科 团队的紧密合作,包括外科医生、麻醉医生、 护士、营养师、物理治疗师和心理健康专家。 每个成员在患者的术前准备、手术过程和术后 恢复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个体化的诊疗方案是 ERAS实施的核心,这些 方案考虑到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心理状 态以及特定的医疗需求。ERAS还强调患者教育和参 与,鼓励患者在整个过程中扮演积极角色,如通 过进行术前锻炼、遵循术后营养指导和参与物理 治疗。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手术 体验和恢复质量,同时提高医疗系统的整体效率。
ERAS 的意义
对患者的益处 减轻痛苦,减少应激反应, 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
对医护人员的益处 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优 化诊疗路径,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对医院管理的益处 降低患者死亡率、并发症 发作风险及再入院风险,优化医疗资源。
ERAS 理念在中国推广十多年以来,有效推动 了医疗高质量发展和医疗资源的合理化配置。麻醉医 生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实施新理念、 新技术、新指南、新共识,为手术患者提供更安全、 更舒适的围手术期体验,加速他们的康复过程。 这不仅是对传统麻醉方法的改进,更是对整个 手术和恢复过程的优化,体现了麻醉医生的初心和 使命——加速康复,而不仅仅是消除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