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24-04-25 总第834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24-04-25 总第834期
返回上层

总第834期

科普

标题导航

什么是小儿抽动障碍?

发布时间:2024-04-25来源:《医师报》作者:广西马山县妇幼保健院 韦捷琪  阅读: 9451  【发表证书】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抽动障碍是一种多发于儿童期的心理行 为障碍,主要表现为突然、快速、不自主的 肌肉抽动,会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常伴 有强迫、冲动及多动等行为和情绪障碍。虽 然小儿抽动障碍通常不会对生活造成严重危 害,但对于患儿和家长来说,可能会影响到 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下面,我们将 带大家了解什么是小儿抽动障碍,以及可能 与之相关的共患病,为小儿的健康成长筑起 坚固城墙。                                                                               什么是小儿抽动障碍?

    小儿抽动障碍是一种儿童和青少年时期 的神经发育障碍,其主要特征是非自愿、突 然、重复、快速的肌肉抽动,通常涉及面部、 颈部、肩部或肢体肌肉。抽动障碍通常在儿 童时期发病,男孩比女孩更常见,男女之比 为 3~5:l。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增多趋势 . 我 国曾有“多动秽语综合征、习惯性痉挛”等 说法,认为是“坏毛病”“沙眼”“结膜炎”“咽 炎”等现象极为普遍。

    据调查,治疗延误或诊疗混乱者占 75%,诊断延误时间平均为 3 年。不但延误 了治疗,还给儿童心身带来严重伤害。抽动 的严重程度和类型因人而异,可能在不同时 间有不同的表现。遗传因素、神经生物学因 素和环境因素都可能是其发病的因素。 

   小儿抽动障碍的症状复杂多样,可以表 现为运动性抽动、发声性抽动以及一些行为 问题。 

   运动性抽动 小儿抽动障碍的患者可能 出现突然、短暂、重复的运动性抽动。这些 抽动可能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如眨眼、 皱眉、耸肩、扭脖子、摇头、挺胸、收腹等。

    发声性抽动 发声性抽动是指患者出现 突然、重复、无意义的发声。这些声音可能 包括清嗓子、咳嗽、尖叫、哼哼、咕哝等。 发声性抽动可能伴随着运动性抽动,也可能 单独出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发声样抽动常 发展成重复性模仿言语、重复性习语或说脏 话或无故骂人。

    复杂运动性抽动 有些患者可能出现复 杂运动性抽动,即一系列连续的抽动。例如, 患者可能先眨眼,然后耸肩,最后踢腿。可 伴有自伤行为、攻击行为、品行障碍,且大 多难以控制。 

                                                             小儿抽动障碍共 患病有哪些?

    小儿抽动障碍共患 病是指与小儿抽动障碍 经常同时出现的其他心 理健康问题。比如: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 ADHD 是 小 儿抽动障碍最常见的共 患病之一。研究表明, 大约 50% 至 70% 的小儿 抽动障碍患者同时患有 ADHD。这些患者大多具 有过度活动和冲动的症状,以及注意力不集 中的问题。

    焦虑症 焦虑症在抽动症状严重的患者 中较为常见,会出现担忧、恐惧、烦躁等情 绪,以及一些躯体症状,如头痛、胃痛等。

    抑郁症 抑郁症常见于慢性和难治性抽 动障碍患者中,主要表现为悲伤、失去兴趣、 睡眠问题等症状。

    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在小儿抽动障碍患 者中也较为常见,可能表现为失眠、入睡困 难、早醒等。

    品行障碍 品行障碍在小儿抽动障碍患 者中也有一定比例,主要表现为违反社会规 范、攻击他人、破坏财产等行为问题。

    如果发现小儿有抽动障碍,该怎么办? 

   观察孩子的症状 注意孩子的抽动症状, 包括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等相关症状。 同时,关注孩子的情绪和心理状况,看是否 伴有其他心理健康问题。 

    配合学校 与学校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 告知孩子病情,争取老师的理解和支持。家 长可以共同探讨适合孩子的教育策略,帮助 抽动障碍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 

   寻求专业诊断和治疗 带孩子去看专业 的医生,例如儿童精神科医生、发育行为儿 科医生、心理医生等。医生会对孩子进行详 细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精神检查等, 并作出诊断。

   坚持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坚持药物治 疗、行为疗法等干预措施。家长要密切关注 孩子的症状和药物反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调整治疗方案。

    心理支持 抽动障碍儿童可能因症状受 到同伴排斥,导致情绪和心理问题。家长要 给予孩子情感支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学 会应对抽动障碍带来的心理挑战。

    总之,小儿抽动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儿童 行为障碍,表现为突然、快速、不自主的肌 肉抽动。共患病是指与小儿抽动障碍经常同 时出现的其他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发现和应 对小儿抽动障碍及共患病至关重要,有助于 改善孩子的症状和预后。作为家长,应该时 刻观察孩子的症状,与老师保持沟通,并寻 求专业诊断和治疗。保持耐心和支持,为孩 子创造一个温馨的家庭和学校环境。

科普4月25日1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