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驶入了老龄化的快车道,国内老年人数量与日俱增。而随着年龄的增加,也会导致多种脏器、结构、系统退行性病变的发生率增高。这也是当前国内各级医疗机构的重点关注问题。其中,骨折的发病率存在年龄特性,即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老年骨折患者往往同时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在骨折发病时和预后阶段均会对病情的恢复造成影响。加之老年人自愈能力远低于其他年龄段的人群,导致其恢复速度较慢,也导致并发症概率进一步提升。因此,对于老年人骨折情况,需要加强相关护理干预,并积极预防各类并发症。
什么是脆性骨折
脆性骨折通常指在未受到外力或仅受到轻微外力的作用下产生的完全性骨折类病变,病因就在于骨质疏松问题。骨质疏松的主要危害就是导致人体骨骼内骨密度严重下降,使得各微结构在承受人体重量时被不同程度的破坏,也就是俗称的变脆,导致骨折的发生率大幅升,通常这一情况在老年群体中更多,而饮食不当、维生素D 缺乏也可能诱发。老年人因消化功能降低,对钙质的吸收率也会大幅下降,随着骨质内存储的钙质逐渐流失,便会产生骨质疏松,最终引发脆性骨折。
脆性骨折的生活护理
日常要多饮用温开水,以保障大小二便的通畅性,老年人排便时切记不可用力过度,用力排便也是诱发脆性骨折的主要原因之一。日常休息时,还可顺时针按摩腹部,以促进肠道的蠕动,从而提高排便的成功率。
脆性骨折的阶段性饮食护理
早期阶段 发生脆性骨折的早期阶段尽可能多饮水,也可选择各类汤,包括鱼汤、菜汤等,不仅更容易消化,也不会导致消化不良。由于当前的老年患者关节处尚存在水肿、血肿问题,还需严格禁止食用辛辣、油腻的食物。
中期阶段 骨折后2~4 周为中期阶段,此时需开始补充钙质,日常可饮用骨头汤、鸡汤等滋补的食物,还可适量食用动物内脏,以满
足骨折面结痂的需求。如发现患者关节处红肿,可适当涂抹药酒消炎。
后期阶段 骨折5 周以上为后期阶段,此时需进一步增加营养的摄入,多食用营养价值高的食物,但需控制摄入量,避免出现消化不
良的情况。日常还可配合关节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并保持关节处皮肤干燥,降低风湿等问题的发生率。
并发症预防策略
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预防 该类并发症主要是由于骨折疼痛感刺激产生,也与情绪紧张有密切关联,因此需缓解老年患者的情绪,并通
过物理、药物、注意力转移法等多种方式缓解疼痛。
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预防 指导患者正确的咳痰技巧,并锻炼深呼吸、扩胸运动等,促进痰液外排的同时,还可提高肺活量。还可协助
其完成体位更换,更换时叩击背部促进排痰,预防坠积性肺炎。如痰液黏稠度过大,需开展雾化吸入式化痰,避免发生呼吸系统感染类并发症。
泌尿系统并发症的预防 加强对患者会阴部、尿道口的清洁,可使用清水擦拭表面,并及时拭干,以降低细菌的侵入和感染几率。还
需叮嘱患者多饮水,通过增加排尿量的方式,促进泌尿系统中尿液的排空,避免病菌的堆积。
压疮预防 及时更换体位,清洁皮肤表面,并保持衣物、被褥的平整干燥,以减少与皮肤的摩擦。条件允许可使用海绵垫、充气垫等工
具,对受压时间较长的皮肤进行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