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24-05-09 总第835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24-05-09 总第835期
返回上层

总第835期

发布时间:2024-05-09

科普

标题导航

冠心病介入治疗就是放支架吗?

发布时间:2024-05-09来源:《医师报》作者:山东省龙口市人民医院 魏恒  阅读: 5641  【发表证书】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冠心病指的是因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者痉挛,甚至堵塞,从而造成心肌缺氧、缺血,甚至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据统计,2023 年我国现有冠心病患者1139 万例,且预计2030 年冠心病患者数量将增长至3200 万例。目前冠心病的治疗方法比较多,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治疗、介入治疗等。其中,药物治疗顾名思义,通过服用相关药物达到治疗效果;外科治疗即我们常说的开胸手术治疗;而介入治疗是什么?很多朋友们对此并不了解,有的朋友们认为介入治疗就是放支架,那么二者是否相同?本文简单向大家介绍以下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冠心病介入治疗简介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指的是于患者桡动脉或股动脉完成穿刺,由此置入造影导管通过上肢动脉到达冠状动脉开口进行造影,从而了解冠脉的狭窄程度,再对其进行扩张疏通,从而提升心肌的血液灌流量,减轻并缓解心肌缺氧、缺血问题。目前介入治疗的方法较多,例如PTCA(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冠脉支架置入术、激光销蚀术、冠脉斑块旋磨术、冠状动脉血栓抽吸术,其中比较常用的是PTCA 及支架置入术。由此可以发现,冠心病介入治疗并不一定是放支架,放支架仅为介入治疗的其中一种方法。

                                                                         PTCA 简介

PCTA 即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又称球囊扩张术,其为最早的介入治疗措施。在上世纪80 年代末期即存在。操作时利用输送导管将球囊送达冠脉狭窄处,通过球囊完成血管扩张,从而改善血流量,减轻胸闷、胸痛等心绞痛症状。然而治疗后,由于血管本身具有弹性回缩,负性重塑,单纯利用球囊扩充冠脉会再次出现狭窄情况。

                                                                        冠脉支架手术

冠脉支架指的是在冠脉狭窄、阻塞部位放置支架,从而扩张血管,提高局部血流量的手术方式,也是多数人认为的冠心病治疗时肯定会采取的疗法。其优势在于支架放置后能够被新生的血管内皮组织所包埋,使其稳定性得到了更好地提升,避免了受血流影响而发生位移的问题。且放置支架后还能够避免该处血管的异常痉挛,延长术后二次狭窄、阻塞的发生时间,但目前仍无法完全避免二次阻塞的问题。近几年,药物洗脱支架在临床应用得到了扩大,其可以将支架作为药物的载体,在放置后使治疗药物缓慢释放到循环系统当中,在一定周期内发挥治疗效果。

                                                                       新型介入治疗

除支架手术外,临床还发展出多种介入治疗技术,如定向斑块旋切手术,能够对硬化斑块给予偏心切除,从而减少部分负荷,再配合支架放置可提升治疗效果。而这对血管或硬化斑块钙化严重的情况,则可采取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对钙化区域进行旋磨,目的也是在减少硬化斑块的体积、负荷,为后续的支架植入创造良好条件,均可在治疗冠脉狭窄的同时,降低再复发几率。还可采取球囊扩张、冠脉内激光销蚀手术等,但最常用的仍为支架、球囊介入治疗。

                                                                             结语

总之,介入治疗是冠心病的一种重要治疗方式,可通过放置支架、物理减少斑块体积、药物消减斑块体积等方式干预,并配合药物治疗,以达到扩张血管、增加局部血流量的最终目的。为更好地治疗病变,还需和医生充分沟通,由其根据时机情况做出快速判断,选择正确的治疗方式。

科普5月9日-五一1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