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上高血压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且每年高血压人群增长量超千万人。那么,高血压到底有哪些危害?得了高血压之后又该怎么预防和治疗?
高血压是什么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 140 mmHg,舒张压≥ 90 mmHg)增高为主要特征,且伴随心、脑、肾等器官功能或器质性损耗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可以划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两种,前者以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病因不明;后者病因明确,表现为血压暂时性或持续性升高。
高血压的危害有哪些
生活质量下降 多数高血压患者会出现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心悸、肢体麻木、夜尿增多、乏力、胸闷等症状,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个别高血压患者会出现眼底出血、视力下降甚至失明情况。
血管硬化 高血压是明确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项危险因素。这主要是由于在长期高血压下,血液内胆固醇及其他碎片极易沉积在动脉位置,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同时高血压易造成血管肌肉变厚,致使血管更加狭窄,加剧血栓风险。
心脏损害 高血压长期不治疗或者未接受恰当的治疗,以心脏为代表的全身器官均会受害。对于心脏,因心脏射血需克服血压进行泵血,长期高血压给心脏泵血造成极大阻力,易引起冠心病、心脏病等疾病,甚至引发心力衰竭。同时,长期高血压可引起心肌肥厚,伴随心肌运动不协调、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功能损害先兆,甚至诱发缺血性心肌病。
脑器官损害 长期高血压持续冲击下,脑血管壁脆性进一步增加,易引起脑血管破裂甚至脑出血。同时高血压易导致脑血管动脉阻塞,加剧脑梗发生风险。
肾脏器官损害 长期不受控制的高血压易促使肾小球血管发生硬化,导致肾功能不全,甚至引起肾功能衰竭等疾病。
怎么预防高血压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喝酒会导致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人们应尽量减少日常生活中喝酒的量,尽量戒酒。同时人们应注意早睡早起,避免熬夜,提高睡眠质量,维持稳定的血压水平。
保持良好的情绪 情绪过于激动会诱发血压上升,人们应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遇事急躁或者情绪大悲大喜,有效预防高血压。同时过重心理压力会导致心脏肌肉紧张,血管收缩加剧,进而诱发高血压,因此,在日常生活与学习工作中,人们应避免给自己施加过重心理压力。
适度规律运动 有氧运动是预防高血压的方式之一,运动可以增加人体内血液循环速度,刺激人体天然激素,放松血管,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人们应坚持每周3 次及以上的有氧运动,每次运动量超出30 min。常规有氧运动为快走、慢跑、游泳等。在户外运动期间,人们应注意跟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气温下降血管收缩引起血压上升。
高钾低钠高钙饮食 在降低食盐摄入量的同时适当补充钾,可以预防高血压。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保持清淡饮食,控制每日食盐量低于6 g,适当补充芹菜、香蕉、莴笋等含钾丰富的食物。同时人们应注意增加日常生活中新鲜水果、蔬菜摄入量,降低肥腻油渣食物摄入量,并额外补充维生素D,借助维生素D 放松动脉血管,为高血压的有效预防提供依据。
高血压的治疗方法
低风险高血压患者治疗 对于无危险因素,收缩压在140~159 mmHg, 舒张压在90~99mmHg 之间的患者,可以选择单纯生活方式干预治疗方法,包括限食物油脂、钠摄入,适量补充蛋白与钾、维生素,戒烟限酒、减肥减重、坚持运动、规律作息等。
高风险高血压患者治疗 对于存在1 个或2 个危险因素(吸烟、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心率大于80 次/min 等),收缩压在160~179mmHg 和(或)舒张压在100~109 mmHg 之间的患者,可以选择在降压药物治疗的同时干预生活方式治疗方法。患者可以选择沙坦类、钙通道阻滞剂、普利类、利尿剂、β 受体阻断剂等药物,并根据专业医师建议利用单片复方制剂。
极高危高血压患者治疗 对于危险因素超出3 个,收缩压超出180 mmHg 和(或)舒张压超出110 mmHg 的患者,需要立即选择钙通道阻滞剂+β 受体阻断剂、普利类药物+ 钙通道阻滞剂+ 利尿剂等联合药物治疗,并接受生活方式干预。
总之,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的最主要危险因素。因此,人们应注重日常高钾低钠高钙饮食,定期参与有氧运动,保持早睡早起的良好习惯以及平和的心态,及时接受科学治疗,降低高血压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