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25-08-14 总第897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25-08-14 总第897期
返回上层

总第897期

药学专栏

标题导航

科研临床双轮驱动 谱写粤东药学发展新篇

发布时间:2025-08-14来源:《医师报》作者:融媒体记者 王璐  阅读: 6556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医师报(融媒体记者 王璐)“作为医院重要的平台支撑学科,药学部的服务半径覆盖全院临床链条,服务对象包括医生、护理、患者,不仅与其他临床学科联系紧密,更是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起医院药学学科的建设发展,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陈永松滔滔不绝。他强调,从临床诊疗的核心支持者到医疗质量与用药安全的守门人, 从 患 者 健 康 赋能的推动者再到医院精细化管理的实践者,乃至学科发展与科研转化的纽带,药学人才在医疗生态中具有的价值愈发多维,而作为医院管理团队,则将始终与药学工作者并肩,共同擘画智慧药学发展的新篇章。

1755444064275.png

                                                                                 更新思维 探索强学科建设之路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主任蔡德介绍,当前药学学科建设仍面临多重挑战:一是临床药学价值尚未被系统认知与接受,药师在部分临床团队中的角色仍被边缘化;二是高层次复合型药学人才相对紧缺,尤其是既具备药学专业素养、又能胜任临床沟通、科研创新、数据分析等复合能力的人才储备不足;三是药学服务的政策保障机制尚不健全,药师服务多发生在“隐性环节”,缺乏明确计价机制,难以形成正向激励,也影响药师的职业归属感与学科吸引力。“我认为要真正建强药学学科,关键不在‘增设项目’,而在重构能力体系、更新发展思维。”蔡德强调。

                                                                                              深入临床一线

     蔡德介绍,目前药师团队已常态化进驻心内科、神内科、重症医学科等重点专科,全程参与日常查房、用药前评估及个体化用药方案制定,并通过多学科会诊(MDT)平台发挥药物治疗管理专业优势。在此基础上,药学部与心内科、妇产科、神内科等科室共建特色联合门诊,聚焦抗凝管理、围孕期用药、慢病综合管理等专科痛点,开展系统性药学随访与患者教育服务。这种深度融合模式不仅显著提升了患者用药依从性和治疗效果,更通过精细化成本效益分析推动临床用药结构优化。药师团队协助重点专科建立药品使用评估体系,在保障疗效前提下优先选用集采药品,有效平衡医保合规要求与临床治疗需求。

                                                                                               走到患者身边

     “走出传统药房服务模式,让药学服务真正贴近患者需求。”蔡德介绍,近年来药学部线上线下双线融合,鼓励药师成为“讲得清、讲得好”的健康传播者。线上依托科室视频号、公众号、B 站等新媒体矩阵,由药师主创或联合临床科室打造系列科普内容,聚焦抗凝管理、慢病用药、抗生素合理使用等高频咨询领域;深挖地域文化特色,尝试用潮汕方言录制科普短视频,以本土化表达增强传播亲和力,视频号开号半年,实现单视频播放量近 200 万、转发次数超5 万、关注者超 1 万的突破。线下则通过义诊咨询、联合门诊、社区健康讲座等场景,将线上科普内容转化为面对面指导。

                                                                                           紧跟医院战略布局

     学科的成长需要紧贴医院发展规划,如今药学部正在积极推动“科研 -临床 - 信息”三位一体的药学能力建设,鼓励药师们参与真实世界数据分析与大数据平台建设,锤炼科研思维与数据素养,推动药学人才向研究型、决策型转变。作为区域药事管理主委单位,医院牵头建立药品目录动态联动机制保障短缺药供应;搭建AI 处方审核平台并培养审方药师;强化临床药师队伍建设,引进血药浓度监测与基因检测技术;运用DRG/DIP 成本分析理念,与临床科室共制药物路径降低药品成本。

                                                                                    多措并举 激发药学科研动能

     “临床科研是药学从成本中心转向价值创造中心的战略杠杆。”陈永松介绍,作为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建设单位及广东省研究型医院,医院正以科研创新为引擎,带动药学学科与医院发展同频共振。

     为进一步激发学科科研动能,医院多措并举——多配置液相色谱 - 质谱联用仪等高端设备,夯实技术平台;建立医院跨学科合作机制,促进药学与临床科室联动攻关;通过构建“人 - 资源 - 制度”三位一体支撑体系,持续推动 GCP 工作提质增效,多次通过国家药监局数据核查,以高质量试验项目助力学科发展与医院品牌提升;实施“阶梯式”培育计划,明确不同岗位药师的培养路径和方式,进一步构建药学人才培养体系;依托区域医疗中心影响力,搭建院内外科研资源对接平台,优化试验审批流程,建立伦理审查快速通道;构建“法规为纲、流程为线”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临床试验标准化操作手册》,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与绩效激励机制,实现试验全流程闭环管理。

     “药物临床试验是医院科研创新的核心引擎,更是服务国家创新药战略的重要支点。”陈永松强调。

                                                                             双轨培养 构建“复合型药学人才”体系

     人才是推动药学学科从传统药品供应保障向“以患者为中心”临床药学服务转型的核心引擎,正因如此,医院尤为重视临床药师培养与队伍建设。在陈永松看来,药学部兼具业务与管理双重职能,其人才培养核心是构建临床需求导向的“复合型药学人才”体系。“但需要注意的是,转型期医院面临的核心矛盾,是传统药学人员能力结构与临床服务需求间的结构性错配,以及与之适配的激励机制、多学科协作体系的缺失。”,为此,医院从战略层面出台系统性支持举措,为学科成长注入强劲动力。

                                                                                         积极推动临床药师培养

     医院每年招聘优秀临床药学毕业生或选拔优秀调剂岗位药师到专职临床药师岗位,同时选拔优秀的临床药师到头部医院进行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通过申请并获批国家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在理论教学和实践带教的过程中,构建医院临床药学的教学体系、提升本院临床药师规范化实践能力。

                                                                                      制定分层、分阶段培养路径

     秉持着“人尽其才”的理念,医院为新进药师定制职业发展规划,精准定位不同岗位的培养路径。创新构建“双轨并行”培养体系:技术序列聚焦临床服务能力建设,着重培养疾病诊疗中的用药决策与方案优化能力;管理序列立足药品保障核心职能,强化医院药品运营管理与政策落地实施能力,形成临床与保障协同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格局。

                                                                                               改革考核机制

      针对传统药学部考核指标与临床服务需求的结构性错位,医院重构绩效评价体系:将患者用药依从性、不良反应发生率等临床指标纳入药师绩效,动态对接广东省药学服务收费政策落地。同时,医院还制定并发布“英才托举”计划,建立涵盖临床服务、科研创新、教学传承的全流程评估体系。依托医教研协同平台,药学部近三年斩获 4 项支持,提高药学青年的工作热情、干劲和实力。

                                                                                      区域联动 构建粤东药学共同体

      作为广东省药学会粤东地区医院药学联盟主委单位,蔡德所带领的汕大一附院药学部在助推区域药学能力提升方面采取多项举措,以期从“培训、科研、协作、输出”等方面下手,推动粤东地区药学高质量发展。

     培训体系构建 组织多场专科药师培训、驻科药师工作坊与用药评价专题沙龙,涵盖抗菌药物管理、围术期用药评估、特殊人群用药指导等主题。

     科研协同创新 鼓励区域医院药学团队在临床科研、药物经济学、真实世界数据研究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定期举办区域药学学术会议,为科研人员提供展示平台,推动区域药学科研能力的提升。

     提升区域服务能力着力加强药师人才的规范化培训与专科能力建设,不仅在本院推动“驻科药师”模式,还通过联盟平台帮助其他医院借鉴这一模式,推动“药学服务下沉”,让更多基层医院提供高效便捷的药学服务。

     “高质量医院药学建设的核心在于‘服务驱动、人才支撑、技术赋能、患者中心’。”提及未来发展,蔡德目光如炬,“我们将持续探索药学服务新模式,立足粤东、辐射周边,进一步发挥在药事管理、药师培养和外科药学建设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

B6药学.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