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23-10-12 总第808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23-10-12 总第808期
返回上层

总第808期

感染专栏

标题导航

多黏菌素雾化吸入替代 or 联合静脉用药成关注焦点

发布时间:2023-10-12来源:《医师报》作者: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朱迎钢  阅读: 7082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近年来,《中国成人 HAP/VAP 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 年版)》《成人抗感染药物下呼吸道局部应用专家共识(2021)》 及《中国多黏菌素类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多学科专家共识 (2021)》等多部指南及专家共识指出,对于疑似或者确诊 严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 HAP/VAP 患者,若因药物毒性 无法增加全身用药剂量,可考虑静脉联合雾化吸入多黏菌素 治疗,联合吸入多黏菌素可提高细菌的清除率。

                                     多黏菌素雾化吸入的 PK/PD 特征 

    雾化吸入多黏菌素B的 PK/PD 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 面:吸入后的多黏菌素 B 通过 炎症部位的血气屏障扩散;与 蛋白结合率高(80%);属于 浓度依赖性抗菌素,在危重患 者中可快速达到所需的肺实质 和血浆浓度;肾毒性低于甲磺 酸多黏菌素 E;吸入后的有效 剂量需使肺上皮衬液浓度达到 MIC 的 10 倍以上,而目前从 已有小鼠模型中推算出的危重 患者目标吸入剂量为 300 mg, q8h,远高于指南及共识推荐 的剂量,高剂量吸入是否会造 成肺泡上皮损伤及支气管痉挛 等不良反应仍需更多循证医学 证据支持。

     雾化吸入甲磺酸多黏菌素 E 的蛋白结合率较低(54%),且 大部分药物以原形从肾脏排出 (70%),肾毒性高于多黏菌素 B。鉴于单独静脉给予甲磺酸多 黏菌素E在肺内的扩散度较低, 辅助雾化吸入治疗可增加肺组 织浓度而不降低血浆浓度。

                                     多黏菌素雾化吸入的应用前景

     支气管痉挛和可逆性低氧 血症是雾化吸入多黏菌素最常 见的不良事件,少见的不良事 件包括呼吸机管路阻塞,心脏 骤停及 ARDS 等。

     机械通气患者在每次雾化 前需要吸痰,暂时撤除或关 闭加湿器,同时优化呼吸机 的参数设置。若患者与呼吸 机不同步,可使用丙泊酚或 咪唑安定进行镇静。当患者 存在严重低氧血症时,需减 短雾化吸入时间。 

     未来关注的焦点是到底 该用雾化替代静脉治疗还是雾 化联合静脉的辅助治疗。近期 Meta 分析显示,甲磺酸多黏 菌素 E 的替代疗法显著降低了 血浆浓度,毒性风险减少。因 此,欧洲临床微生物学和传染 病学协会建议,除存在菌血症 的 VAP 患者,在未来的 RCT 试验中比较替代疗法而不是辅 助疗法与静脉给药的差异。此 外还需要比较多重耐药革兰阴 性杆菌引起的 VAP 或 VAT 患 者雾化吸入甲磺酸多黏菌素 E 与静脉注射新型头孢菌素酶抑 制剂间的疗效差异等。而呼吸 机相关性气管 - 支气管炎作为 机械通气患者的细菌气道定植 及 VAP 的中间过程,也是需要 关注的方向。

B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