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诉 83岁男性患者, “发热 1 d”入院。
病史 患者入院 1 d 前 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伴头 痛、咽痛、关节痛,自服 退热药物,效果欠佳,最 高体温 38.2℃,自测新型 冠状病毒抗原阳性。查甲、 乙型流感病毒 RNA 及呼 吸道合胞病毒 RNA 阴性。 就诊于医院门诊后,胸部 C T 平扫显示,患者两肺 间质性炎症,左肺上叶磨 玻璃影,炎性病变可能, 两侧少量胸水,建议治疗 后复查。既往有高血压病 史 50 余年。
入 院 查 体 呼 吸 25 次 /min,面罩吸氧(氧流 量 4L/min)末梢血氧饱和 度 92%。双肺呼吸音粗, 双下肺可闻及散在湿啰音。
辅助检查 血气分析: 动脉血氧分压 :86 mmHg; 动脉血氧饱和度 :97.7%。 新冠病毒核酸阳性。5 月 3 日胸部 CT 显示,两肺间 质性炎症,左肺上磨玻璃 影,炎性病变可能,两侧 少量胸水(图 1)。
治疗经过 患者入院后 给氧,给予抗炎、抗病毒、 抗凝等治疗,效果不佳, 后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至 70% 左右,气管插管后转 入监护室,给予抗炎、抗 感染治疗,5 月 12 拔除气 管插管,后转入普通病房 治疗。6 月 18 患者血氧饱 和度下降至 75% 左右,转 入监护室。6 月 19 日胸部 CT 显示患者,两肺弥漫 性渗出炎症,两侧微量胸 水(图 2)。给予患者气 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间 断俯卧位)。
6 月 27 日患者出现呼 吸频率增快,气促明显, 查体皮下触及握雪感,床 旁超声检查气影伪像,心 脏无法显像。胸部 CT 显 示,患者两肺弥漫性渗出 炎症较前明显吸收,右侧 少量气胸,纵隔气肿,胸 壁皮下气肿(图 3)。考 虑右侧胸腔少量气胸,胸 腔穿刺风险巨大,未行胸 腔穿刺置管闭适引流,给 予患者镇静镇痛肌松,继 续机械通气(间断俯卧位), 容量控制模式,潮气量为 5 ml/kg( 理想体重), PEEP 5cmH2O。6 月 30 日 胸部 CT 显示,患者肺弥 漫性渗出炎症较增多,右 侧少量气胸及纵隔气肿吸 收,左侧胸壁少量皮下气 肿(图 4)。
讨论 本例患者为老年 男性,没有肺部基础疾病, 本次新冠病毒感染后合并 感染,呼吸衰竭,长时间 机械通气,气管切开后肺 部情况好转,拟脱机过程 中,自主呼吸出现,呼吸 驱动增强,出现少量气胸、 纵隔气肿和皮下气肿。
气压伤可能与死亡率 增加有关,在某些情况下 可能危及生命。机械通气 期间气压伤的发生率随机 械通气的参数变化,范围 在 0%~50%,自小潮气量通 气应用以来,气压伤发生率 明显降低。气压伤的机制 涉及肺泡自发破裂,肺泡 破裂的过程与呼吸机相关, 所有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 都有发生气压伤的风险。有 创机械通气涉及输送正压, 正压通气通过增加跨肺压 引起气压伤,从而导致肺泡 破裂,肺泡破裂使空气从肺 泡进入肺间质,间质空气可 以沿着血管周围鞘向胸膜 腔、纵隔、腹膜和皮下扩散, 导致气胸、纵隔气肿、气腹 和皮下气肿。气压伤是有创 机械通气不可避免的问题, 及时明确诊断,基于呼吸 力学的呼吸机管理,合适 的镇静镇痛(包括神经肌 肉阻滞),相应损伤的处理, 可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