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复旦大学公共 卫生学院阚海东教授团队 研究发现,大气细颗粒物 (PM2.5)、 臭 氧(O3) 污染复合暴露对居民的死 亡风险存在协同效应。 (BMJ.10 月 4 日在线版)
研究人员依托多国 多城市研究平台,收集 了来自北美、欧洲和亚 洲的 19 个国家或地区、 372 个城市的空气污染与 人群健康数据,评估了 PM2.5 和 O3 复合暴露对 每日居民死亡(全病因、 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 病)的交互作用,并探索 了地区、季节等因素的潜 在效应修饰作用。研究发 现,PM2.5 和 O3 暴露对 全球居民全病因死亡的影 响存在显著的协同交互作 用(P<0.001)。 按 O3 浓 度的四分位数从低到高分 层,PM2.5 相关的总死亡 风险(每升高 10μg/m3 ) 由 0.47% 升高到 0.70% 和 1.25%。 按 PM2.5 浓度的 四分位数从低到高分层, O3 相关的总死亡风险(每 升 高 10μg/m3 ) 由 0.04% 升 高 到 0.19% 和 0.29%。 PM2.5 和 O3 对心血管和呼 吸系统疾病死亡影响的交 互作用与上述趋势一致, 但层间差异不显著。
本研究同样发现 PM2.5 和 O3 对居民死亡 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协同 相加作用,两者对总死亡 影响的协同指数为 1.93, 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 病死亡影响的协同指数 分 别 为 1.37 和 1.35。 在 本研究中,考虑了 PM2.5 和 O3之间的协同效应后, 全球范围内可归因于 PM2.5 和 O3 共同暴露的 过早死亡人数为37 651人, 远大于PM2.5(18 113人) 和 O3(3649 人)相关的 过早死亡数之和。
研究人员表示,本研 究提供了 PM2.5 和 O3 复合 暴露对居民死亡风险具有 协同作用的有力证据,若 仅考虑空气污染物的单一 健康效应,则可能显著低 估它们对疾病负担的真实 影响。就空气污染治理而 言,亟需探索合理的技术 路径,从不同地区、季节 的减排成本和健康效益视 角健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机制,开展多部门多区域 协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