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23-10-12 总第808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23-10-12 总第808期
返回上层

总第808期

科普

标题导航

消化性溃疡的“罪魁祸首”——幽门螺杆菌

发布时间:2023-10-12来源:《医师报》作者:广东省云浮市人民医院 严清华  阅读: 5936  【发表证书】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现代人面临的饮食诱惑可太多了,随处 可见的小摊,各种各样的美食,上到臭豆腐、 下到各种烤串炸鸡,还有符合季节的冰淇淋、 雪糕、冷饮等,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 好与想法,购买相应的食物。但在这种大环 境下,能管得住嘴的人不太多,所以消化系 统疾病发生率很高,尤其是消化性溃疡。但 我们吃药的时候会发现,要吃好几种抗生素, 这是为什么呢?再看检查报告,发现确诊幽 门螺杆菌感染。这不禁让我们产生疑惑,消 化性溃疡和幽门螺杆菌是什么关系呢?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革兰氏阴 性杆菌,主要在人体胃黏膜中分布,是导致 消化道溃疡发病的主要原因。有调查指出, 有 67% ~80%的胃溃疡、有 95%的十二指肠 溃疡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是什么

     幽门螺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微需 氧菌,在人体胃部、十二指肠的各个区域中 生存,可导致胃黏膜轻微、慢性发炎,甚至 导致胃部、十二指肠溃疡,或诱发原发性胃 癌。这种细菌存在多鞭毛、单极、螺旋形弯 曲、末端钝圆等特点,长度大概在 2.5~4.0 μm,宽度大概在 0.5~1.0 μm。鉴于幽门 螺杆菌属于微需氧菌,环境氧的实际要求是 5% ~8%,在大气环境下或是绝对厌氧环境 下无法生长。正因为幽门螺杆菌对生长条件 有相当苛刻的要求,所以以往临床并未认识 到幽门螺杆菌和消化性溃疡的关系。

                                                          感染后的症状表现

     发生幽门螺杆菌感染后,相关检查显示 阳性,多数患者的症状不典型,但可确定幽门 螺杆菌在人体中进行长期破坏、寄生、繁殖。 伴随着疾病进展,幽门螺杆菌会让胃肠道菌群 失调,继而诱发大量不适症状。

    口臭 该症状十分常见,也是幽门螺杆 菌感染的主要症状,这和病菌可在人体牙菌 斑中生存相关。在口腔中发生幽门螺杆菌感 染后,可迅速产生有臭味碳化物,继而导致 口臭现象发生。

     消瘦 感染后部分患者的体重持续下 降,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及乏力等症状,尤 其是已经形成胃炎、消化性溃疡以及原发性 胃癌等疾病患者,大多存在较高的幽门螺杆 菌感染概率,所以影响正常饮食,导致身体 不能正常吸收营养,最终影响身体健康水平。

     嗳气 这一类症状以餐后嗳气、腹胀、 恶心、腹部不适等多种胃肠疾病症状为主, 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后上述症状随时会发生。 但部分患者的症状很轻微,所以难以被察觉, 大多数情况下是在体检过程中发现异常,继 而展开相关治疗。

    消化不良 这一类症状以嗳气、早饱、 胀肚、大便排不干净、大便不成形、大便不 规律为主。 

   排便不成形 这一类症状以患者自觉肚 子发重,大便时间缺乏规律性,出现不明原因 腹泻、饮食逐步减少、大便形状异常、经常感 觉恶心呕吐等为主。 其他 部分患者发生幽门螺杆菌感染后, 腹泻与便秘交替发生,腹泻症状难以控制。

                                                                如何预防

     注重饮食卫生 尽量实施分餐制,或应 用公筷。

     健康饮食习惯 患者饮食定时、定量, 保证食物营养丰富。选择热量达标、容易消 化、清淡营养,具有丰富维生素、蛋白质的 食物,比如牛奶、稀饭、豆腐、瘦肉以及鸡 蛋等,比如新鲜时令蔬菜与各种水果等。 

    减少多渣食物摄入量 在确诊幽门螺杆 菌感染与消化性溃疡后,需适当调整饮食结 构,尽量不吃油炸食物。

    增强免疫功能 患者应养成良好的运 动习惯,每周运动最少 5 次,每次至少 30 min,以有氧运动为主,通过运动持续增强 免疫功能,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

科普10月12日1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