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疾 病 的发生率也持续上升,尤其是各种心律失 常,为了健康着想,我们不仅要积极治疗疾 病,更要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
注意休息
心律失常患者确实应该注意休息,尤其 是病情严重患者,必须卧床静养,还要调节 室内光线,让患者能够在卧床期间入睡,通 过睡眠持续改善精力,促进疾病转归。但病 情比较轻微的患者,则可适当进行活动,但 需控制活动强度和活动时间。
情绪管理
情绪失衡或是情绪起伏波动过大,其实 就是导致心律失常发作的主要原因,所以患 者需养成自我控制、调节情绪的意识,积极 规避喜怒忧思等多种精神刺激,主动做好患 者的思想工作,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让患 者积极参与到疾病治疗中,促进疾病转归。
环境管理
营造安静、舒适环境,禁止噪音,尽可 能减少声音对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若心律 失常患者的病情严重,更要加强噪音的管控, 部分刺激性噪音会在现有基础上加重患者的 病情。不管患者是居家还是住院,均需分析环 境中的噪音形成原因,针对性的处理,比如调 节室内仪器的声音,或在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 关上房间门,同时为患者提供降噪耳塞等。
对症处理
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症状,若患者有唇 色紫蓝、呼吸困难、肢体寒冷以及出汗等多 种不适症状,需及时提供吸氧,尽快报告医 生进行对症处理。
出入量管理
若患者存在浮肿症状,指导患者进食无 盐或是低盐食物,严格控制每日的饮水量, 详细记录患者的出入量,每日测量腹围和体 重,观察浮肿症状变化。
健康教育
理解患者因不了解自身疾病产生的不遵 医嘱行为,但这一不良行为严重影响患者的 病情控制和治疗效果,所以要高度重视,积 极通过有效措施处理。此外,还需考虑患者 文化和年龄,积极和患者聊天,知晓患者的 疑问,解答患者的每一个疑问。
用药指导
心律失常多采用药物治疗疾病,积极告 知患者每一种药物的名字,讲解药物的准确 应用方法,让患者遵照医嘱用药,避免患者 胡乱用药或是忘记用药。很多患者会发生不 良反应,所以要加强监测,及时了解用药后 新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进行处理。
完善检查
为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需了解患者的 病情严重程度,指导患者完成心电图、水电 解质、肝肾功能等多项检查,详细了解患者 的既往史,评价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与用药 后的病情变化。
运动护理
若患者病情转归,恢复良好,则指导 患者及时进行运动锻炼,比如进行肩关 节、肘关节等功能训练,强化患者的肢 体功能。但患者的心功能等级存在差异, 所以需结合心功能分级制定不同的运动 锻炼方案,比如Ⅳ级患者持续卧床,Ⅱ 级患者下地行走。
生活指导
帮助患者养成健康生活的好习惯,比 如禁止熬夜、戒烟戒酒、劳逸结合等,还需 向患者介绍生活习惯和心律失常发作的相关 性,保证患者的配合度与依从性,最大程度 上消除不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