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透析是目前中西 医结合治疗肾脏病的新手 段。在中医属于内病外治 的方法,是利用草药、药 水或温水经过肛门灌入或 放入人体内,刺激结肠壁, 促进肠道蠕动,清除积聚物 质和毒素并调整肠道的酸 碱平衡,同时将药物保留 于肠道中,通过肠道吸收, 使药物到达病所而发挥治 疗作用的一种治疗方式。
结肠透析最早可追溯 到古埃及时期,当时人们效 仿神鸟朱鹭,用水注入肛门 达到清洁肠道、排出秽物的 目的。我国汉代著名医学家 张仲景撰写的《伤寒杂病 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篇 中记载“大猪胆汁一枚,泻 汁,和少许法醋,以灌谷道 内,如一食顷,当大便出宿 食恶物,甚效”,首次提出“猪 胆汁导法”和“蜜煎导法”, 就此开创了我国中医肛肠 纳药治疗疾病的先河。1932 年,Pendlefon 和 West 证 实 在尿毒症状态下,肠道氮 代谢产物清除率明显提高, 奠定了结肠透析的生理学 基础。随后相继出现了一些 利用钠盐类灌注液结肠透 析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报道。 由此,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 脏病的模式初步成形。1947 年,有学者首次正式明确 提出结肠透析治疗尿毒症 具有可观的临床应用价值。 在 20 世纪 60 年代和 70 年 代,波兰、日本、瑞典、德国、 澳大利亚等国相继出现了 结肠透析治疗尿毒症的临 床报道。而我国结肠透析的 良好发展态势,得益于中医 理论的支持。
结肠透析是一种较先 进的结肠清洁方法,其中电 动结肠透析设备是采用电 脑智能化程序控制,把具有 半透膜特点的肠道黏膜作 为透析膜,利用患者自体血 液与所用结肠透析液中溶 质的浓度梯度差异,经弥散、 渗透等方式,清洁肠道后, 再加以中药保留灌肠,从而 达到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及 毒物治疗疾病的作用。
相信随着技术、设备 及药物的不断创新,作为肠 道清洁和调理方法的结肠 透析将成为中西医结合治 疗肾脏病的有效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