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讯 (融媒体记者 贾薇薇)日前,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科学声明则进一步明确了环境污染对于儿童心血管健康的影响。其中重点关注了气候变化与先心病、空气污染与川崎病、重金属与血压、内分泌调节化学物质(如酚类和邻苯二甲酸盐)与血脂代谢异常等的关系。(Circulation. 202414,149:e1165)
高温增先心病风险
流行病学研究提示,孕妇在怀孕期间过热和发热与胎儿异常发育有关,最常见的是神经管缺陷和先心病。一项回顾性队列分析发现,暴露于> 30℃的天数与心脏缺陷风险显著增加有关,其中与房间隔缺陷的相关性最强。
此外,除了极端高温事件,气候变化还会与影响儿童心血管健康和先心病的其他决定性因素相互作用,如空气污染。比如,极端高温增加干旱,而与之有关的野火增加,又导致更多的环境污染物,如臭氧和烟雾。
有证据表明,暴露于极端高温和空气污染均与先心病有关,与单一因素相比,共同暴露对先心病的影响更大。
川崎病与空气污染有关
川崎病是一种中等动脉的血管炎,主要影响婴幼儿和青少年,可表现为冠脉扩张或心肌功能障碍。虽然炎症可能是潜在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但炎症诱因尚不清楚。
不过,环境因素可能与此相关,空气污染与氧化应激和炎症有关,可使遗传易感儿童易患川崎病。有研究发现,儿童暴露于环境污染与川崎病风险呈正相关。儿童时期的川崎病与产前暴露于环境、工业空气污染正相关。
铅增高血压风险
相关研究表明,血铅水平每增加1 倍,收缩压就会升高,高血压风险会增加50%。此外,产前铅暴露也与新生儿血压有关,可能机制包括一氧化氮信号受损、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改变,促进炎症,诱导内皮损伤或血管纤维化,增加小动脉水平的阻力。
食品添加剂、塑料
增心脏代谢疾病风险
苯酚、邻苯二甲酸酯、多环芳烃以及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是食品添加剂、塑料和制造业中普遍使用的化合物,即内分泌干扰
化学物质(EDC)。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EDC 与心血管病直接相关。
EDC 可谓无处不在,93%~99% 的人至少暴露于一种化合物。而婴儿和儿童可能通过胎盘和母乳、塑料玩具或喂养器具以及食品添加剂等暴露于这些化合物。声明指出,在关键发育时期,暴露于EDC 会使儿童易受基因表达和表观遗传改变的影响,导致不可逆转地结构和功能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