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24-06-06 总第839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24-06-06 总第839期
返回上层

总第839期

发布时间:2024-06-06

科普

标题导航

双相情感障碍:情绪波动的秘密与平衡之道

发布时间:2024-06-06来源:《医师报》作者: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精神病院 左亮  阅读: 8713  【发表证书】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双相情感障碍,又称双相障碍,是一种复杂的情绪性疾病,它使患者经历异常的情绪波动,从躁狂到抑郁,再回到躁狂,周而复始。

                                                                                   双相情感障碍的揭秘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会对人产生深入影响的情感变化,能波及患者的思维、行为以及日常生活。在全球范围内,约有2.4% 的人口受到这种疾病的困扰,且首次发病的典型年龄为17.3 岁,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

      躁狂状态的患者,情绪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增多。他们可能变得过于自信,甚至亢奋到不顾后果,可能会进行冲动投资、不理智购物,或者过度社交活动。他们的睡眠需求减少,精力旺盛。然而,这种状态并非持久,往往会突然转变为截然相反的情绪。

      当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陷入抑郁状态时,可能会感到极度沮丧和无助,往往对一切都失去兴趣,疲惫不堪,甚至出现自杀的念头。他们思维变得迟缓,行动变得迟缓,甚至连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任务都变得困难重重。

                                                                                 情绪波动背后的成因

      双相情感障碍的成因是一个复杂的谜团,涉及遗传、环境、生物化学等多个方面。

      遗传因素在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双相情感障碍的遗传度高达85%。这意味着,如果一个家庭中有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那么其他家庭成员患病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生物化学因素也被认为是双相情感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神经递质的不平衡,特别是血清素、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

递质的异常,可能与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有关。

     心理社会因素,如生活中的应激事件、人际关系问题、工作压力等,也可能诱发或加重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

                                                                                    寻找平衡之道

      尽管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复杂的疾病,但并非无药可治。药物治疗是双相情感障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心境稳定剂、抗抑郁药和

抗精神病药等可以帮助患者稳定情绪。

      心理治疗在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中也起着关键作用。认知行为疗法和心理教育等心理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负面的思维模式,增强应对压力和情绪波动的能力。同时,心理治疗还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减少孤立感。

      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是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重要一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均衡的饮食、适度的运动和良好的社交活动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此外,避免刺激性物质(如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以及学会放松和减压的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

                                                                                 社会的支持与理解

      我们需要加强对双相情感障碍的宣传和教育,建立一个包容和支持的社会环境,帮助患者更好融入社会,减少病耻感和孤立感。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治疗方法的不断创新,我们相信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将能够获得更好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科普6月6日1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