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竭对于一个人的健康所产生的打击是很大的。因此,在生活中,人们应当对肾衰竭萌发的信号予以了解。那么,人们刚刚患有肾衰竭的时候,身体会出现哪些异常情况呢?
肾衰竭的基本症状
肾衰竭通常是由于急性血容量不足、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肾小球疾病等原因而导致的一种现象,肾衰竭早期容易出现水与电解质失衡、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消化系统异常、尿量及尿液成分改变及肌肉骨骼功能结构异常等,需要及时到正规医院的肾内科进行治疗。一般来说,肾功能衰竭可分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慢性肾功能衰竭,这是依据病情进行划分的。而急性肾功能衰竭早期的症状是恶心、呕吐、乏力、浮肿或者是尿液减少,往往有一些明确的诱发因素,不管是肾前性因素,肾性因素还是肾后性因素,只要积极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恢复到正常的状态。那么,在肾衰竭早期,人们会出现哪些具体症状呢?
肾衰竭早期的症状
水与电解质不平衡,是肾衰竭早期可能会出现的症状。当人体肾功能下降时,容易导致水钠潴留,会有水肿的情形,主要水肿部位为:颜面、眼睑、下肢及其他肢体下垂部位。同时伴有血清钾离子异常,钾离子的升高或降低,可诱发心律不齐等严重后果。此外,还有可能会导致心血管系统出现异常,如体内水分过剩、高血压并发症、心脏负荷增加引起心力衰竭等问题。此外,消化系统异常也是肾衰竭早期容易出现的一种症状,具体表现在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这些也都是早期尿毒症的常见症状。同时,口腔可能会出现尿味或者是金属气味。不仅如此。肾衰竭还容易导致人体出现血液系统障碍。这是由于在肾衰竭早期,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不足,常常会有贫血的情况。神经系统障碍也是肾衰竭早期出现的一种常见病症,症状的具体表现为疲倦、瞌睡、记忆丧失,癫痫以及昏迷等。皮肤的改变,作为肾衰竭早期一种非常重要的症状,主要体现在尿毒废物和钙沉积于皮下组织,常有皮肤干燥、瘙痒、肤色灰暗的现象,指甲易断、有白色横纹的出现。不仅如此,肌肉骨骼组织异常也是肾衰竭早期常见的一种病症,具体表现为肌肉酸痛、骨骼疼痛、四肢无力等。由此不难看出,肾衰竭早期给人所带来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必须对这些异常情况予以密切关注。必要时,应当及时地前往医院就医。
除此之外,肾衰竭早期还有其他的症状,第一。排尿异常,如尿频、尿急、尿痛等。尿频主要是指人体排尿的次数增加。一般来说,正常人白天平均排尿4 ~ 6 次,夜间0 ~ 2次。尿急主要是指一有尿意及排尿或者是刚排的,又急着要排尿,常常不能够自我控制。尿痛则是指在排尿的过程中,尿道产生疼痛或者是烧灼感这三种症状,并且是泌尿系统出现严重的应用特征。第二,腰痛。肾衰竭早期患者可能会出现肾绞痛,疼痛突然发作,常向下腰、外阴以及大腿内侧等部位进行放射,而且间歇性的剧烈绞痛是其主要的一种疼痛形式,常由输尿管内结石,血块或坏死组织梗死所导致的。第三,浮肿。肾是人体排出水分的主要器官,如果肾脏患病,水分就不能够及时排出体外,可能会留在体内。这种情况被称为肾性浮肿。水肿的程度可轻可重,轻者呢并没有明显可见的浮肿,只是体重增加或者是清晨眼睑稍微肿胀。而重者则可能会出现明显的水肿,甚至有胸、腹腔积液,导致体重增加数十公斤,这种被称为重度浮肿。皮脂增加醛固酮的分泌,导致肾小管中的水、钠的重吸收增加和潴留。由此不难看出,肾衰竭的症状是繁多的,在早期只要做好及时有效的防范意识,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共同对肾衰竭的早期症状进行治疗,是有希望能够使患者恢复健康的。
肾衰竭早期的治疗方案
消化系统表现 由于水和毒素在体内积蓄的量越来越大,导致病人在消化系统方面出现水肿的问题,继而出现腹胀、食欲缺乏、恶心、呕吐等情况。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好饮食,并将低盐低脂优质蛋白作为饮食的基本要求,适当地使用胃肠道动力药物改善消化道症状等,若患者血肌酐明显升高、药物治疗效果差,可考虑行肾脏替代治疗,促使患者的病情得到很大程度的恢复。
呼吸系统表现 呼吸时,肾衰竭早期患者可能会发出氨气的味道,这是由于尿素通过呼吸道排出,而导致其增加所影响的情形。如果情况严重,则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利用金银花、连翘等来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当以清淡饮食为主,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尽量不吃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瘙痒 由于毒素刺激皮下的感觉神经末梢所导致的瘙痒,且局部没有皮炎、湿疹等表现,主要是通过加强肾透析排毒排出磷来对其进行干预。如果没有效果,则可能与患者皮肤的腺体萎缩以及皮肤的干燥和皮肤高敏状态具有一定的关联。这时,患者需要应用抗过敏的药物,比如说苯海拉明等,还有一些外用的保湿、润滑的涂剂等来对症处理以缓解瘙痒的症状。
总的说来,肾衰竭的症状十分复杂,可能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伤害。因此,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应当对肾衰竭早期的症状进行深入地分析,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治疗措施,将肾衰竭的症状予以处理。这样做就能够使得人们的身体健康得到保障。但在用药时,应当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并且要注意药物过敏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