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24-06-06 总第839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24-06-06 总第839期
返回上层

总第839期

发布时间:2024-06-06

科普

标题导航

打通危重新生儿的“生命通道”

发布时间:2024-06-06来源:《医师报》作者: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 李惠玲  阅读: 9375  【发表证书】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PICC 也就是通过外周静脉将中心静脉导管置入的手术,是当前临床治疗中的一项新技术。对于处于危重状态的新生儿,这一技术就是一条至关重要的“生命通道”,使危重新生儿成活率及生命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

                                                                              PICC 的出现

      危重新生儿的确面临长期静脉输液及营养支持需要,对其治疗及恢复非常重要。传统静脉穿刺方式虽然能部分满足上述需要,但是操作繁杂,疼痛感明显,且会造成血管损伤,使医护人员及家长感到压力较大。

      PICC 的问世使危重新生儿救治工作发生了一场革命。该项技术以外周静脉为进口,经精细操作直接将导管插入心脏附近大静脉内,以建立高效稳定静脉通道。该通道既可将药物及营养液直接运送至人体,避免药物直接暴露于外周静脉,降低对外周血管刺激及伤害,同时也极大地减少穿刺数量,降低新生儿疼痛感。

      除此之外,PICC 技术还具有保留时间较长和对患儿刺激性较低的优点。由于导管可长期保留于身体内,医护人员不需要经常更换穿刺点,既减少感染风险又减轻患儿痛苦。同时由于导管直接置入大静脉内,使药物能快速地分布于全身,从而增强治疗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PICC 技术作为当前一项新技术,其临床应用需要医护人员具备高度的专业技术和精细操作。置管时医护人员需精准选择穿刺点以免损伤血管,同时在导管的维护与管理中,医护人员还需定期对导管进行冲洗,更换敷料,保证导管的正常工作,避免感染及其他并发症。

                                                                         PICC 技术的优点

     PICC 技术的确对危重新生儿医疗护理起到关键作用。它的优势不仅仅表现在减少静脉穿刺的次数及疼痛感,还能给孩子提供稳定而持久的静脉治疗通道。

     对需长期输液及营养支持的危重新生儿,稳定可靠的静脉通道非常关键。PICC 技术可保证治疗药物准确,及时地运输,以保持治疗持续稳定。这样既能提高疗效,又能降低由于治疗中断或者失稳引起并发症的危险。

      除此之外,PICC 技术也成功地减少了由于药物泄漏引发的皮肤感染和坏死的风险。与传统的开放式静脉治疗方法相比,PICC 导

管在固定和保护血管方面表现得更为出色,从而降低了药物渗漏的风险。这样做不仅缓解了患儿所承受的痛楚,同时也减少了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同时PICC 技术也有保留时间较长,对儿童刺激较少等优势。因导管直接置入中心静脉内,可较长时间地保留于机体内,降低经常换管的必要性。这样既能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又能减轻患儿疼痛及感染危险。

      除此之外,PICC 的使用也使患儿住院时间大大缩减,医疗费用减少。得益于治疗过程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患儿能够更迅速地恢复到健康状态,这也相应地缩短了他们的住院周期和降低了治疗成本。

                                                                    PICC 技术风险和挑战

      首先,新生儿血管细而脆,PICC 置管时造成很大困难。置管时医护人员需专业技术高、操作精细才能保证穿刺成功,避免血管损伤。另外,因新生儿血管解剖变异大,医护人员也需根据个人血管情况灵活调节。

      其次,导管在机体内的保养与管理亦是需密切注意的。医护人员需定期对导管实施冲洗和敷料更换。这类操作需严格遵守无菌原则,以免造成细菌污染及感染。与此同时,医护人员也需严密观察导管周边皮肤状况,对可能发生的红、肿、渗出现象进行及时发现和处理。

      最后,尽管PICC 技术可以长时间留置在体内,但这也增加了导管堵塞、断裂等风险。所以医护人员需时刻注意导管是否畅通,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阻塞。同时对发生破裂的导管需及时更换处理。

科普6月6日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