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推动行业前行的力量 十大公益医院
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尹晗)1994 年,一座由香港知名实业家邵逸夫爵士捐资、浙江省人民政府配套建设、美国罗马琳达大学进行前期管理的医 院在杭州市庆春东路 3 号正式投入运营。她就是如今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以下简称“邵逸夫医院”)。
30 年前的杭州市民也许很难想象,在这庆春门以东的“杭州城外”,如今亦有着不亚于“杭州华尔街”的繁华;建院初期的医护也很难想象,30 年 后的今天,这片“中西方医院管理文化交流碰撞的试验田”, 不仅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连续五年蝉联全国前 1% 的 A++ 成绩,位列全国第九名, 更在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不断提升医疗技术的同时,在全省乃至全国首创并引领了一项又一项有温度、极富人文精神的医疗服务。
围绕杭州百姓就医的难点、痛点问题,她“两线出击”,以信息化为支撑,不断推进医疗服务模式创新;面向基层民众的健康需求, 她多措并举,充分发挥三级公立医院的牵头作用与龙头作用,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提升。30 年来,一批又一批邵 医人始终践行着 “给您真诚、信心与爱”的服务理念,用“温度医疗”温暖患者、员工和对口帮扶的山区海岛、边疆大漠。
在 3 月 21 日召开的“第九届医学家年会”上,邵逸夫医院获评“十大公益医院”荣誉。
以创新为驱动 多措并举深耕温度医疗
“中国患者的特点是‘多’且‘急’,患者总希望当天就把 该做的检查都做完,尽快把病看好。这对医院的空间、预约系统、 检查检验等服务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 邵逸夫医院医务科长戴胜介绍,针对这一特点,邵逸夫医院两线 出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创新与改革。
在线上,早在 2014 年,邵 逸夫医院就从预约、挂号、检查、 住院、手术、付费、出院等群众 最急、最忧、最烦的“关键小事” 做起,全面开展智慧医疗服务内 容和模式的创新实践。
国内首创院前、门诊、住院、 院后医疗服务全流程智慧化改 造,率先实践医保用户全流程移 动就医,建成国内首家有实体医 院背景的“云”医院,打造 TOD 医疗新模式,上线国内首个以省 级公立三甲医院为主体的区块链 医疗应用,研发全国首个 5G+AR 远程协助急救系统,推出基于大 语言模型的小程序“智能医生助 理”……一系列举措不断优化服 务流程、改进服务方式,为患者 提供更精准、更个性化、更有温 度的医疗服务。
在线下,邵逸夫医院自五期 大楼设计之初,便整合医疗服务 模块资源,按照系统疾病进行科 室布局,“让员工跑代替患者跑”, 打造“一站式”就医服务。
“一站式”检查,各类辅 助检查提供线上线下多种预约方 式,根据预警线采取弹性加班制, 缩短检查等待时间,并充分利用 “浙医互认”平台,避免重复检查; “一站式”急救,院前急救信息 化系统实现院前院内信息无缝对 接,建立五大中心医疗绿色通道, 急诊留观及抢救患者一次性付费 结账,建成海陆空“黄金一小时” 急救网络系统;“一站式”服务, 设立门诊综合服务中心,实现一 个窗口、一站服务、一章管理、 一次性办理,推广多种形式医务 社工服务;“一站式”出入院, 实施预住院,患者入院前一站式 完成所有检验检查及术前麻醉会 诊,床边即可办理出院手续和结 取药。
戴胜介绍,为缓解“一号难 求”“一床难求”问题,邵逸夫 医院于 2020 年 8 月全面开放周 末门诊、手术、检查。“如今, 周末的门诊量已和平日相差无 几,真正解决了百姓‘请假看病’ 的痛点。”
以公益为基础 推动优质资源扩容下沉
“同质化医疗”是医改重点,加快推动医疗资源下沉及高水平医联体建设是“健康中国”战 略的重要一环,也是公立医院公益性的重要体现。在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邵逸夫医院坚持“以 人民为中心”,线上线下联动,多措并举推动基层帮扶医院同步实现高质量发展,让基层百姓更 有获得感、幸福感。
“邵医·健康云” 打通服务基层的“最后一公里”
2015 年 4 月,邵逸夫医院 上线全国首个以分级诊疗为核 心、以实体医院为背景的智慧医 疗云平台“邵医·健康云”,致 力于打造一个数字化、移动化、 常态化的“互联网 + 医院联盟 + 医生”的新型互联网医疗协作 平台。戴胜介绍,“邵医·健 康云”在医患间架起“云沟通” 的桥梁,也通过精准双向转诊、 多模态远程会诊、技术设备共 享、远程教学协同等举措,有效 推动区域基层首诊、双向转诊、 急慢分治的分级诊疗体系形成, 提升了“省 - 市 - 县 - 乡”四 级医疗服务的连贯性。
上线 9年来,“邵医·健康云” 已接入 5000 余家医疗机构,注 册医护人员 30 万余名,核心业 务突破 30 万人次 / 月,打通了 服务基层的“最后一公里”。
“输血和造血并重” 践行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
从“双下沉、两提升”工 作到“山海”提升工程,邵逸夫 医院先后与省内外 40 余家医院 建立帮扶关系,派出“精兵强将” 开展管理深度帮扶、深耕文化内 涵建设,构建“医联体 + 医共体” 服务新格局,全方位打造一批 具有辐射作用的县域医共体龙 头医院,带动基层及周边整体 医疗服务水平提升。
“提升偏远地区医疗能力, 要输血和造血并重,为当地留下 ‘带不走的医疗队’。”戴胜 介绍,一方面,邵逸夫医院在 通过 5G+AR 远程急救系统不断 拓展优质医疗服务边界的同时, 通过省级急诊医生“漂流山海” 机制提升县域急救体系;另一 方面,通过探索“省编县用”“县 编村用”人才机制解决基层“留 不住人”问题,此外,医院还 创新性实施潜力医师“一对一导 师制”,共建“全科医生教共体”, 同时接收分院员工常态化来总 院进修,帮助分院提升重点专科 能力,扩大区域引领带动作用, 全方位、多维度多举措提升基 层医疗服务能力。
在 2021 年度全国二级公立 医院绩效考核中,邵逸夫医院 三家基层帮扶医院在全国参评 的 3037 家综合性二级公立医院 中获评 A++ 最高等级:江山分 院(江山市人民医院)排名全国 第三,德清院区(德清县人民医 院)排名全国第四,武义分院(武 义县第一人民医院)排名全国 第六。这张成绩单背后,是邵 逸夫医院全力推进省级优质医 疗资源向基层倾斜的生动证明。
线上 + 线下 打出提升优质医疗可及性“组合拳”
为了更好地将优质医疗资 源深入浙江的山区海岛,邵逸夫 医院开展“名医进万家、携手 奔共富”公益系列活动,通过 常态化开展大型公益义诊,名医 咨询与科普直播,打造电视端 数字医疗服务专区等“组合拳”, 进一步提升基层民众的就医可 及性,促进城乡医疗资源均等 化,为持续深化乡村振兴与健 康中国建设贡献“邵医”力量。 自 2023 年初至今,医院共组织 12 场大型义诊,派出百余位专 家,配备先进的 5G 移动义诊平 台、移动 CT 车以及 B 超机等设 备,服务 4 千余患者,完成上 千个部位的检查,直接减免医疗 费用数十万元。创新义诊模式, 将民众的检验检查结果实时共 享并存储至医院,便于患者后 续就诊和随访。
2023 年 7 月 28 日,“邵逸 夫健康”数字电视专区正式上 线,集健康科普、预约挂号、 视频问诊、健康档案、医院动 态、门诊信息等综合服务于一 体,将服务窗口“搬进”民众客 厅。截至目前,该功能已为全 省 1600 万数字电视家庭提供服 务,为民众健康素养和就医可 及性的提升贡献力量。医院常 态化开展名医咨询与科普直播, 主任级专家名医定期开展答疑 与科普活动,直播内容在青田 县、遂昌县、缙云县等上千个 乡村文化礼堂集中播放,且全 省手机端播放量达 3.1 万人次, 得到民众的一致好评。
后记
30 年栉风沐雨、探索创新,展望未来,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在采访中,戴胜将邵逸夫 医院的工作重心总结为四个“不断”:不断强化提高医疗水平,不断优化升级服务理念,不 断深化智慧医疗,不断拓展与丰富现代化标杆医院的外延与内涵。“邵逸夫医院将努力打造 成为一家有水平、有温度的中国式现代化标杆医院,为争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 征程贡献健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