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好比是医院的窗口,同时也是患者 看病治疗的第一站,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 患者流动性大,人员互动复杂。所以门诊医 疗的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思想情 绪和医院的声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结合与 门诊患者的长期接触和观察,以及患者们的 心理特点,谈谈门诊患者的心理特点有哪些, 以及如何正确护理的相关内容。
心理护理的类型
一般心理护理 当患者来到医院时,一 般都希望有一个良好的医疗环境,希望自己 可以尽快就医,找到一个好医生。尤其是对 于一些长途跋涉、生活条件一般的患者,他 们在看病治疗时,都希望能够第一时间得到 治疗,尽早回家,这样才能够节省看病费用, 尽快恢复正常工作。
针对患者的这种心理特点,医务人员应 提高整体素质,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理 念,保持良好的医德医风为患者提供优质的 护理服务,确保患者在看病过程中能够感受 到来自医护人员的关爱与呵护。同时还需要 建立医疗指导服务台,根据病情进行分诊, 指导他们向专业医生寻求治疗,并告知每个 医生都会尽最大努力,提供详细的诊断和治 疗。这不仅提高了挂号质量,还缩短了患者 就医的时间,消除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和顾虑。 而对于紧急和危重患者,还需要及时联系相 关医生并护送他们到急诊室。
焦虑患者的心理护理 由于门诊患者所 患疾病的不同,他们往往表现出不同的心理 状况,如急性创伤、失血性休克、急腹症、 中毒、心脑血管意外等疾病,当患者来到医 院时,通常都会表露出一副无法忍受的表情; 而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肾病和肿瘤等长期慢 性疾病的患者,一般会表现出焦虑、悲观和 绝望的心理状态,他们来到医院后,都会对 医护人员寄予厚望。此时护理人员需要考虑 到患者的心理特点,带着关心和理解的态度 实施医疗救助,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患者, 这也是大多数患者在看病过程中想要获得的 护理态度。
因此,需要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服务,用 优美的语言和行为、真诚热情的态度、周到 的服务、严肃的工作作风和熟练的技术来赢 得患者的信任,改变患者的消极心理状态; 用美好的心声沟通患者的心理,用患者能够 听懂的话语讲解疾病相关知识,确保他们能 够对疾病有着基本的了解,方便他们在治疗 后期能够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治疗疾病的正 确形态。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特点和负担, 护理人员需要提高自己的心理保健能力,向 患者家属开展保护性医疗原则的教育,并引 导他们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鼓励,以提高 患者的生活质量。
羞涩心理的护理 艾滋病、性传播疾病 和未婚怀孕患者的数量一直在增加。对于这 类群众,他们在看病时通常会表现出复杂的 心理状态,因为他们不仅要忍受病痛的折磨, 同时又害怕被家人和同事责骂。所以他们一 般会表现出害羞、担忧、难以说出自己的病 情,并掩盖自己的病情,这对疾病的诊断和 治疗非常不利。医护人员在面对这类群众时, 应当更加保持好自己的职业道德,平等对待 他们,要做到不忽视、不斥责,不能以讽刺、 嘲笑或歧视的方式对待他们,同时需要及时 提供关心、同情和帮助,尊重他们的人格, 尊重他们自己的隐私,要用医学知识和社会 道德教育帮助他们面对现实和生活,热爱生 活,重新扬帆起航。
心理护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成功的重要 保证,所以医护人员在工作中需要理解和同 情患者,注意观察患者情绪和行为的变化, 耐心倾听患者的抱怨,认真研究患者的心理 需求,根据患者的需要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
在执行所有护理工作前,解释并获得患 者的信任,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有利于做好 护理工作。
对于产生依赖心理的患者,在提供必要 合理的护理的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配合 建议治疗,鼓励他们开展自我锻炼,消除疑 虑,增强自我保健能力的信心。
对于抑郁和绝望的患者,应给予更多的 关心、帮助和鼓励,并寻求患者家人和朋友 的积极支持,鼓励和帮助患者共同克服困难。
对于有盲目自信和自我维持心理的患 者,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对疾病的正 确认识,激发他们对诊断、治疗和护理的主 观积极性。
对于多因素引起的心身疾病患者,要加 强心理健康指导,找到合理的缓解方式,摆 脱心理障碍,保持生理心理平衡。
在整个护理过程中,重要的是要善于运 用沟通技巧,耐心倾听患者的话,对谈话内 容表现出兴趣,对患者的处境和情绪感同身 受,让患者觉得护理人员能够理解他们的内 心世界和感受。
如果非必要不要随意打断患者的谈话, 在谈话中保持适当的眼神交流和自然放松的 姿势,并以平静、友好和接受的方式清晰、 稳定、有序地进行沟通。谈话的语气应温和 而富有感染力,并通过真诚的情感交流,逐 步与患者建立并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
不要擅自讨论患者的缺陷、预后不良以 及家庭事务,患者的谈话内容应保密。
家人、亲友的语言和行为往往直接影响 患者,他们的良好情绪可以为患者提供安慰 和支持;它的负面情绪对患者来说是一种恶 性刺激。护理人员应向家人、亲属和朋友推 广保护性医疗护理,以了解他们的情绪会影 响患者和治疗。因此,无论在什么情况下, 他们都应该保持冷静。不建议亲自展示,而 是以愉快的面孔给患者提供安慰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