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讯 (融媒体记 者 贾薇薇)“青年是整个 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 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 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 年,于心血管领域而言也 是如此。”4 月 9 日,大会 主席、中华医学会心血管 病学分会(CSC)主任委员、 北部战区总医院韩雅玲院 士在 2024 第六届“中青年 心血管病学菁英”活动(简称 第六届菁英活动)启动会上表 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 促进中青年心血管医师的成 长,守护国人心血管健康, 带给中国人民健康的明天!
《医师报》社执行社长 兼执行总编辑张艳萍主持会 议并表示,今年两会,新质 生产力成为第一热词,加快 发展新质生产力被列为 2024 年的首项工作任务。新质生 产力的提出,为医疗健康事 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关键动 力和战略抓手。中青年菁英 正是心血管新质生产力的代 表,他们将是科学创新、变 革临床的主力军,将担起行 业未来发展的脊梁。
CSC 青年学组副组长、 北部战区总医院心内科徐 凯教授回顾了往届“中青年 心血管病学菁英”活动开展情 况,并对第六届菁英活动的遴 选规则进行了介绍。他指出, 第六届菁英活动将采用专家 推荐、分会推荐、医院推荐、 自荐相结合的方式,评选出中 青年心血管病学菁英——科学 科研创新(10 名)、临床技术 创新(10 名)、公益之星(10 名)、基层优秀医师(10 名)。
启动会通过《医师报》·医 TV视频号矩阵、白大褂、海上 名医、微博卫生健康、百度健 康、新浪微博等平台同步直播, 共收获20万+人次在线观看。
韩雅玲院士 拿稳接力棒 阔步向未来
“国务院 2022 年发 布的《新时代的中国青年 白皮书》开篇指出,青年 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 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 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 未来在青年。中国青年始 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先锋力量。”韩雅玲 院士指出,于国家而言, 青年是未来与希望,于心 血管领域也是如此,这正 是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 分会与《医师报》社合作, 于 2019 年开启“中青年 心血管病学菁英”活动的 初心。
韩雅玲院士表示,今 年是新中国成立 75 周年, 在几代心血管前辈的带 领和全体心血管同道的 共同努力下,心血管病 学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 成绩,不仅临床诊疗水平 大幅提高,科研领域也奋 起直追,从追跑到并行, 甚至在少数领域实现了 领跑。因此希望通过“中 青年心血管病学菁英”活 动的开展,宣扬积极进 取的正能量,搭建中青 年奋发向上的成长平台, 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成为带领心血管领域登 顶世界之巅的先锋力量。
2019 年,“中青年 心血管病学菁英”系列 遴选活动启动。五年来, 活动评选出了 274 名来自 全国心血管领域的菁英, “每次给他们颁发荣誉 时,都会被朝气蓬勃的 青春气息所感染,也为 心血管学科涌现这么多 优秀的中青年而感到由 衷的高兴。”
韩雅玲院士强调, 荣誉遴选并不是目的, 而是促进中青年心血管 医师成长的手段。她真 诚地希望心血管领域的 青年才俊们,发挥中国 心血管人的志气、骨气 与底气,拿稳接力棒, 阔步向未来,通过我们 的努力奋斗,带给中国 人民健康的明天!
专家寄语
打造品牌人才培养计划
马长生教授:菁英评 选活动走过第六年,为年轻 医师的成长助力,已形成品 牌,未来应思考如何进一步 提升活动的影响力和对年 轻医师临床与科研能力的 提升。建议为获得荣誉的医 师提供更多学习的机会,如 选派到优秀医院进修学习, 开展科学研究,发表高质量 论文,以鼓励和激励年轻医 师不断进步。
张抒扬教授:菁英评 选活动是培养青年人的 平台,因此其重点是培 育。希望未来能够加强宣 传,让更多年轻医师参 与其中,同时不断升级, 使之成为更高级的人才 培养平台。
袁祖贻教授:活动举 办以来为中青年提供了成 长的舞台,未来应扩大宣传, 团结CSC各学组以及医院、 学校等多方力量,让最优秀 的年轻人脱颖而出。
孙英贤教授:中青年 医师是推动学科发展的中 坚力量,建议为荣誉获得 者提供更多学习机会。
刘斌教授:菁英评选 活动为中青年提供了脱颖 而出的机会,希望未来能 够给荣誉获得者更多激励 和鼓励,如提供科研支持 等,帮助他们发挥更大的 引领作用。
周玉杰教授:菁英评 选活动铸造了人才建设的 金字塔,推动学科进步。 未来应指导中青年医师在 科研与临床的结合点上, 发挥更大的作用。
张萍教授:菁英评选 活动是深受欢迎的助力年 轻人成长的舞台,建议组 织荣誉获得者开展多种形 式的学术活动,进一步加 强交流,互帮互助,拓宽 视野,助力他们在临床技 能提升和科研创新上走得 更高、更远。
吴书林教授:青年强 则国家强,心血管领域中 青年医师强,则学科未来 发展强。
李悦教授:学科建设 的根本是人才培养,而科 技创新人才更是新质生产 力的代表,建议活动能够 为在科研创新和技术创新 上取得突破成果的年轻医 师提供更多鼓励和帮助。
李玉明教授:菁英评 选活动为中青年心血管医 师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机 会,希望活动能够持续开 展,让更多年轻医生展现 自己的才华。
寿锡凌教授:菁英评 选活动对于年轻医师的鼓 励意义非凡,助推他们取 得更高的成就。希望未来 能够形成长效机制,尤其 对于在科研创新和技术创 新上的荣誉获得者,为他 们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 持续推动学科进步。
曾春雨教授:菁英评 选活动是助力年轻人迈向更 高成就的阶梯,希望未来能 够为在基础研究和科研成果 转化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的 年轻医师提供更多机会。
曹丰教授:希望未来 能够为荣誉获得者提供更 多科普宣传和学术成果展 示的平台和机会。
程翔教授:菁英评选 活动已成为心血管领域的 品牌人才计划。建议主办 方团结既往荣誉获得者的 力量,加强相互间的沟通 交流,促进共同进步,同 时总结他们在科研和技术 创新取得的成就,进行展 示,以激励后来者。
宾建平教授:建议活 动继续加大宣传力度,让 更多人参与进来,同时加 强对于基层医务人员和公 益科普领域人才的关注。
李萍教授:建议未来 在 CSC 年会上设置中青 年菁英创新论坛,加强荣 誉获得者的相互交流和成 果展示,同时在科研创新 上提供必要的支持。
梁春教授:菁英评选 活动是助力中青年医师成 长的舞台,希望能够加强 长期宣传,做好品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