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23-10-26 总第810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23-10-26 总第810期
返回上层

总第810期

发布时间:2023-10-26

呼吸专栏

标题导航

呼吸强学科建设正当时

发布时间:2023-10-26来源:《医师报》作者:融媒体 记者 裘佳  阅读: 9943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1699118863158.png                                              


                                                                        1699118777597.png

    

    医师报讯(融媒体 记者 裘佳)“经历 3 年 新冠疫情的严峻考验和 洗礼,呼吸学科的建设 与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 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 科正在由大学科向强学 科转变。” 

    10 月 20~22 日 第 七 届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 暨第八届中国基层呼吸 疾病防治学术会议上,中 国工程院钟南山院士指 出,伴随国家“健康中国” 战略的确立以及我国人 口老龄化现象逐渐显著 的趋势,呼吸学科的工作 重心由“诊疗疾病”拓展 到了“促、防、诊、控、 治、康”这一全生命周期 健康照护的广阔领域。这 也对于呼吸系统疾病早 期诊断、早期识别和早期 干预水平提出了更高要 求。而现代科学技术的快 速发展,加之国家“公立 医院高质量发展”、“国 家医学中心”及“区域医 疗中心”建设及“紧密型 医疗集团建设试点”等举 措的落地,也给学科建设 与发展带来了新机遇。面 对这些新形势和要求,有 必要深入思考呼吸学科 如何抓住机遇、夯实基础、 带好团队、建强学科,以 便更好地遂行使命。 

     大会主席、上海市 医学会呼吸病学专科分 会主任委员宋元林教授 指出,东方呼吸病学会 议历经 6 年传承和发展 已在国内外呼吸学界形 成了一定影响力。本次 会议以“夯实学科发展 基础,提高呼吸共病诊 疗水平”为主题,汇集 国内外顶级专家的精彩 学术报告、疑难病例讨 论、青年学者风采展示、 医学人文建设等多种形 式,将国际交流与学科 发展相结合,资深专家 的传承与青年学者的成 长相结合,定会给与会 同道带来惊喜和收获。 

    上海市医学会呼吸 病学专科分会前任主委 李强教授表示,今年的东 方呼吸病学会议阵容更 强大,得到了国内外同行 的大力支持,在学术交流 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上 海市科学协会副主席、上 海市医学会会长邬惊雷 指出,东方会是连接全国 乃至世界的重要窗口和 桥梁,希望能以此推动呼 吸学科的高水平发展。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 学分会主任委员瞿介明教 授表示,近年来上海呼吸 人在呼吸危重病防治、基 层联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 较大的进步,并发挥了引 领示范作用。希望在医学 会领导和全国基层联盟的 支持和帮助下,上海呼吸 学界能在呼吸疾病防治中 发挥更大的作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 会基层司二级巡视员张 并立指出,基层医疗机 构在呼吸系统疾病的防 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 用。对此,国家卫生健 康委员会卫生发展研究 中心主任付强呼吁广大 呼吸界医护人员,加强 建设基层呼吸病防治能 力,助力健康中国。 

     开幕式由上海市医 学会呼吸病学专科分会 候任主委、同济大学附 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徐金 富教授主持。20 个专题 论坛、330 余位知名专家 就呼吸疾病诊疗前沿与 行业热点开展学术报告, 来自国内外的 3448 位专 家学者参与本次会议。

   精彩报告

                                                            陈良安 肺癌早期筛查和诊断技术正飞速发展

                                                                    1699118663894.png

   解放军总医院陈良安 教授介绍了近年来在肺癌 筛查和早期诊断技术上的 最新进展。

    影像诊断方面,融合 影像组学、AI 辅助诊断等 可对结节进行细分,如良恶 性、分化程度等。呼吸内镜 方面,新型导航支气管镜技 术,或与其他光学设备结合, 显著提高外周或腔外肺结 节的诊断水平。未来导航技 术与智能化的微创手术机 器人融合,可形成诊疗一体 化平台,用于肺癌的早期诊 断或结节的诊断。

    治疗上也具有广阔前 景,如用于肿瘤的消融治疗、 粒子植入放疗,感染性疾病 局部给药治疗,肺大泡消融 治疗等。

    新型生物标志物在肺 癌筛查和早期诊断方面具 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同时在 治疗决策、疾病监测、疗效 评估及患者预后的预测方 面有着非常重要作用。 

   大数据与 AI 在形态学 尤其是病理和影像学方面 大有作为。未来方向是结合 临床数据和公共数据,通过 AI 技术给临床医生提供临 床帮助。

                                                          曹彬 科学认识长新冠

                                                                 1699118637300.png

   WHO 对长新冠(Long COVID)的定义是患者感 染新冠病毒后 3 个月内出现 新的或持续存在的一系列 症状,多会持续至少 2个月, 且不能被其他病因所解释。 中日友好医院曹彬教授介 绍,根据 WHO 的定义, 约 10% 的患者在新冠康复 后 3 个月排查存在长新冠, 预 计 2023 年 1 月 全 球 有 6500 万长新冠患者。女性、 高龄、吸烟、合并心脑血 管疾病等是长新冠高危因 素。注射两剂及以上新冠 疫苗可降低长新冠发生率, 且奥密克戎病毒株较前期 德尔塔和原始毒株的长新 冠发生率要低。 

   目前长新冠的机制尚 未明确,但越来越多证据认 为病毒持续存在和激发免 疫应答是可能的机制。认知 行为疗法能减少长新冠的 疲劳症状。治疗干预方面 正在开展相应研究,包括 二甲双胍、早期抗病毒药 的延长治疗、单克隆抗体、 早期认知训练等都有探索。

                                                      李时悦 小气道疾病与周围型肺癌将是介入呼吸病学重点领域

                                                                         1699118614937.png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 一医院李时悦教授介绍了近 年来介入呼吸病学的发展。 诊断方面,光学相干断层扫 描成像技术在小气道疾病的 结构成像和测量中具有独特 优势,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和哮喘等慢性气道疾病的结 构重塑与治疗评估有重要价 值。冷冻活检已成为介入呼 吸病学重要活检工具,目前 已应用在支气管腔内、肺实 质及胸膜疾病的诊断中。支 气管镜导航技术是现阶段经 支气管到达肺外周病变较合 适的辅助方法。备受关注的 机器人支气管镜技术不断成 熟,有研究显示诊断效率可 媲美传统 CT 引导下经皮肺 穿刺活检,安全性高,且对 肺癌纵隔分期更有优势。 

   周围型肺癌介入消融 是介入呼吸病学的重要方 向,可采用经皮和经气道路 径,在国内开展了很长时 间,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及经 验。介入呼吸病学将重点围 绕小气道疾病与周围型肺 癌将是未来两大重点领域。

                                                1699118589294.png

B-p005-N00093-1-m.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