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部位感染是一种常见但可预 防的医院感染。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我们 在感染管控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如何做好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以下是 几点建议和措施。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危害
延长住院时间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可能 导致患者的康复时间延长,延长住院时间。 感染可能需要额外的治疗和护理,增加医 疗费用和负担。
疼痛和不适 手术部位感染往往会引起 局部疼痛、红肿和渗液等不适症状,给患 者带来痛苦和不舒适感。
感染扩散 手术部位感染如不及时控制 和治疗,可能会导致感染扩散到周围组织 甚至全身其他部位,造成更严重的感染并 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
失败的手术结果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可 能会导致手术结果的失败,例如手术切口 不愈合、脓肿形成等,影响手术效果和患 者的康复。 耗时和耗力的治疗 发生手术部位感染 需要进行额外治疗和护理。这不仅增加了 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也对患者和家属造 成了额外的心理和经济压力。
如何预防感染?
要做好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护理, 可以采取以下一些重要措施:
手术前预防 尽量缩短患者术前住院时 间,择期手术患者应当等待手术部位以外 感染治愈后再行手术。术前有效控制患者 血糖水平,做好术前备皮工作预防感染。 术前消毒注意按照手术规范要求,需要延 长切口、做新切口或放置引流时,应扩大 消毒范围,预防感染。必要时,需要预防 应用抗菌药物。此外,医护人员自己需要 注意,患呼吸道疾病携带病菌时不可参加 手术,手术前需要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 卫生规范》进行外科手消毒。
术中预防 术中确保手术室门规范关 闭,室内正压通气,减少人员流动。按照无 菌规范做好手术器械的灭菌以及手卫生处 理。对超 3 h 的手术或者术中患者失血量超 1500 ml 者,注意合理追加应用抗菌药物。 术中护理人员辅助做好患者的体温管理, 防止低体温发生。术毕,使用温度为 37℃ 的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手术部位,预防感染。 另首选密闭负压引流进行手术切口引流,并 尽量选择远离手术切口、位置合适的部位进 行置管引流,确保引流充分。
术后预防 术后进行手术部位观察及切 口敷料更换时,严格遵循手卫生原则、无 菌技术操作原则。密切观察术后引流情况 及切口分泌物情况,尽量拔除引流管。此外, 如切口分泌物异常,需及时报告医师进行 感染诊断及处理。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后的控制护理措施
当出现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后,需要加 强对感染部位的控制护理:
必要的引流和排脓 根据感染的情况, 需判定是否需要引流排脓。这可能需要对 切口进行重新开放,以便排出脓液。引流 管应放置正确,并保持通畅,以促进脓液 的排出。
伤口清洗和更换敷料 使用适当的洗剂 清洗感染切口,以去除污物和细菌。然后 根据需要更换敷料。敷料应具有透气性和 吸湿性,以促进伤口的愈合。
抗生素治疗 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病 原体的特点和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抗 生素,护士遵医嘱进行抗生素给药及做好 患者使用抗生素期间的生命体征监测。
疼痛管理 感染会引起局部疼痛,遵医 嘱给予患者适当的镇痛药物,以缓解疼痛, 并提供积极心理支持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