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抵抗力衰减,容易出现感染性病 症,特别是严重细菌性感染,并且老年人具 备与年轻人不同的生理特征,机体内各个组 织成分也发生较大转变,所以抗菌药物的体 内环节也有相关转变。在抗菌救治中不良反 应发生率也高于年轻人,因此必须参考其特 征科学运用抗菌药物。
老年人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老年人机体各个器官接近老化,功能衰 退,因各个脏器血流量降低,药物的吸收、 分布、代谢、排泄、生物利用度与清除速度 均有所转变,而血浆蛋白的浓度、免疫功能、 身体耐受能力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影响 其机体环节。
药物的吸收 老年人消化道黏膜上皮细 胞锐减,胃肠蠕动与括约肌活动降低,胃肠 黏膜血流量降低,致使药品吸收速率与血药 峰浓度降低,而吸收半衰期与血药达峰时间 延长。并且老年人胃酸分泌降低,也改变了 药品的溶解与解离度,如胃液酸度的减少可 影响某些氨苄西林酯与头孢呋辛酯的吸收。
药物的分布 老年人体内组织成分发生 了明显的改变,全身及细胞内含水量减少, 肌肉组织减少而脂肪相对增多,这使亲水性 抗菌药物(如 β 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 糖肽类等)的分布容积减少,亲脂性抗菌药 物(如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替加环素等) 则增多。其次老年人的心输出量以每年 1% 的速度降低,血管弹性与通透性减少,也可 影响药物的分布。再次老年人血浆蛋白减少,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是抗菌药物机体内分布 与存储的关键途径,尤其是与药物相结合的 白蛋白降低,促使结合型药物降低,主要影 响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如头孢曲松、替考 拉林、替加环素等),游离形药物增加,药 物清除加快。
药物的代谢 肝脏是大部分药物代谢的 主要场所,老年人肝脏构架与功能出现衰弱, 肝脏微粒体药物氧化酶活性减少,结果诱发 肝脏内抗菌药物的代谢减少,药品清除迟缓, 半衰期延长。
药物的排泄 药物排泄重点依靠肾与小 肠,肾排泄药物的量、速度与肾小球的滤过 功能及肾小管的分泌功能有直接联系。老年 人因肾单位降低,肾血流量降低,肾小球滤 过率降低,并且肾小管的分泌与重吸收功能 也降低,因此药物容易堆积在机体内,毒副 反应提高。
药效判断的影响原因 老年人的表述能 力减退,外加脑动脉硬化形成老年性痴呆, 或者患病后精神异样、意识障碍等要素,导 致无法直接具体的表述病症状况、抗生素运 用情况及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应,医生也无 法得到精准的临床信息。此外,老年人临床 病症不典型,一身多病及各类药物联用,药 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有一定的提升。
老年人感染的特征
感染的临床病症不典型 一些老年人原 发感染的病症通常体现为不典型,虽然有严 重的感染,可单纯体现为虚弱与疲惫,体温 不高或者仅有低热。一些特征性的病症与指 征不发生或体现轻微。
起病方法特殊 不少老年人,特别是高 龄病患通常以尿失禁、精神恍惚、不思活动、 跌倒、生活无法自理等方式起病,不容易获 得亲属与医生的关注。
易发生意识障碍 老年人已有不同水平 的脑血管硬化,发生感染后,在致病菌、脓 毒血症与电解质紊乱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容 易发生嗜睡、烦躁、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的 病症。
易出现多脏器功能损伤 老年人大部分 伴有慢性心、肺、肾功能不全或糖尿病等病症, 一旦出现较为严重的感染,容易出现感染性 休克、心律失常、消化道出血、弥散性血管 内凝血或多脏器功能损伤。抗感染药物的应 用,在某些程度上也会加剧肝、肾功能的损伤。
老年人感染时抗感染药物的应用原则
掌握抗菌药物的使用时机 老年人免疫 功能衰减,机体内寄殖细菌增多,因此出现 感染的概率提高,感染一旦出现,其发展大 多较为迅猛,病症可急速加重,严重者会威 胁到生命,因此应当尽快、精准、科学的选 用抗生素,尽快把控感染。
尽量避免使用肾毒性抗菌药物 氨基糖 苷类、糖肽类抗生素均有肾毒性,在老年人 中特别容易出现,并且这两类药品还容易引 起老年人耳蜗前庭伤害,同时使用利尿剂如 呋塞米更加容易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