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24-04-11 总第832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24-04-11 总第832期
返回上层

总第832期

第九届医学家年会(2024)现场报道

标题导航

“新质生产力”驱动学科发展与科研转化

发布时间:2024-04-11来源:《医师报》作者:(融媒体记者 裘佳 王丽娜  阅读: 6903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裘佳 王丽娜)近来,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热点。新质生产力是指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具 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生产力。在第九届医学家年会巅峰对话环节,5 位专家分别从各自专业领域阐释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 如何打破学科间的壁垒,从疾病早诊早治、精准诊治的需求角度来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中西并重、医工结合推动科研转化和 学科发展,以大数据、大健康的理念,清晰展现新质生产力的脉络,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来拥抱变革,以创新驱动学科发展,为 人民健康事业贡献力量。本次对话由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副组长张旻教授主持。                  

1713797727135.png

                                                                            张福杰 推动艾滋病防控三大创新脉络

1713797786159.png

  卫生疾病。据报道,中国艾滋 病患者有 100 多万,目前 120 万 以上患者都已用上治疗艾滋病的 药物,90% 的患者治疗达到了病 毒完全抑制的水平。”作为一位 致力于艾滋病防控领域 20 余年 的感染科专家,张福杰对于艾滋 病防控取得的成绩非常自豪。他 表示,艾滋病防控能取得这样的 成绩,就是新质生产力的一种诠 释:防控策略必须不断创新。张 福杰分享了未来在艾滋病防控方 面的三点想法。       第一,医疗应该破除医院的 “围墙”。过去医生都是等待患 者来医院看病,在当今互联网时 代,如何利用“互联网 + 快递”, 解决一些慢病患者的远程诊疗问 题值得探索。三年疫情期间,地 坛医院作为传染病医院多次全医 院门急诊全部被封,但艾滋病需 终身治疗,如何在这样的情况下 保障艾滋病患者能及时就诊和用 药,“互联网 + 快递”起到了很 大的作用,值得未来进一步探索 和推广。 

    第二,对长期慢性疾病, 特别是传染病性疾病做到医防结 合,全程终身管理。

   第 三, 全 国 不 同 层 级 医 院:国家医疗中心、区域医疗 中心、一二三级医院、乡镇卫 生院等,如何在慢性病防控和 诊疗上做好规范化。地坛医院 提出了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标 准化,这种标准化包含了从筛 查、诊断到每次出诊、随访都 要实现“三同”:同质,医疗 质量的一致性;同行,多家医 院联合,搭建大数据平台;同 创,通过大数据研究结果指导 临床,实现学科的发展和诊疗 能力的进步。

                                                                             商学军 中西并重 中国男科走向世界

1713797873069.png

    新,而‘新质生产力’的提出, 无疑对推动学科的创新发展带来 了契机!”商学军介绍了在男科 领域的“新质生产力”。

     商学军表示,男科既是一门 新兴学科,也是一门古老学科。 在男科领域谈新质生产力首要关 注的便是中西医并重融合发展, 将祖国医学的特色与现代医学结 合。“男科近年来的发展有了非 常快的上升势头,既得益于现代 医学的发展,同样也得益于国家 对中医药这一祖国医学的重视。 2017 年 7 月 1 日《中医药法》 出台后,对男科的发展推动巨 大。男科的很多诊疗理念从中医 理念中得以体现和提升,中医在 男科领域也获得了快速发展。” 

    为此,商学军自 2023 年底 接任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主委 以来,便将加强男科领域的中医 特色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并在 2018-2020 年到北京中医药大学 进行了男科中医学内容的进修。 如今,越来越多男科领域的专家 开始重视与中医领域的融合,很 多岐黄学者把祖国医学与现代医 学结合,发表了高质量的文章。 商学军表示,这是非常好的势 头,希望未来能走向国际,使我 国男科医学更好地在国际舞台上 大放异彩。 

    另一方面,借助现代科技, 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促进 学科发展,也是新质生产力的 表现。为此,中华医学会男科 学分会与中国健康促进卫生保 健基金会成立了关爱男性健康 公益基金。基金成立后便快速 发起男科大数据平台建设,希 望把男科各种疾病的数据进行 整合与分析,更好地指导临床 诊疗实践。

                                                                           程雷 跨学科研究推动变态反应学科高质量发展

1713797956667.png

    程雷表示,改革开放初期, 人们已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 力”,而如今,这一观点再次得到 强化,尤其通过对今年两会精神的 学习,更加明确了科技创新在高质 量发展中的引擎作用。程雷认为, 新质生产力作为今后学科高质量 发展的引擎,在变态反应学科的发 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变态反应又称为过敏,被 WHO 列为本世纪的主要慢病之 一。慢病管理是未来临床医学、 预防医学及智慧医学等领域的 重要抓手,同时也是面临的一 大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变态 反应学科的发展显得尤为关键。 它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典 范,涵盖了耳鼻咽喉科、呼吸科、 儿科、皮肤科、眼科等多个学科。 其所在医院的过敏诊疗中心就 有 10 个专科加盟,共同围绕过 敏和变态反应的临床问题开展 创新研究。 

   程雷认为,变态反应学科的 创新研究更多的是一个联合,如 上下气道的联合、气道与皮肤的 联合、呼吸道与消化道的联合等。 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变 态反应的发病机制,为临床诊疗 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随着新质生产力的注入,变 态反应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得 到了极大提升。高性能的仪器和 设备为研究团队提供了更加精 确、可靠的实验数据,为疾病的 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依据。同 时,学科发展也推动了人才培养。 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投身于变 态反应学科建设为我国过敏性疾 病防治事业注入了强大动力。

                                                                    庹必光 以患者为中心 创新疾病诊疗全链条

1713798043310.png

   作为一名致力于消化内科领 域的专家,庹必光认为,临床医 学学科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撑 和提升。他强调了以患者为中心, 在疾病诊疗链条上进行医疗创新 的重要性。 

    庹必光表示,医学的发展, 本质上就是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 的结果。这一点在消化疾病的诊 疗上尤为明显。近年来,内镜诊 疗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升了专科 疾病的诊疗能力。庹必光举例说, 随着早癌诊治技术的推动,消化 道癌症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受到了 行业的高度重视。放大内镜等先 进技术的出现,使得医生能够在 内镜下直接发现病变,从而显著 提高了消化道早癌早诊水平。在 新技术的加持下,庹必光带领团 队积极开展消化道癌的早诊早 治,消化道癌早诊率达 50%,处 于国内领先水平。 

    庹必光表示,新诊疗技术 不断涌现,正在推动消化内科以 及其他专科的发展。这意味着, 医疗专业人员需要紧跟科技的步 伐,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诊疗技 术,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创新 和技术发展,这对于提升医疗服 务质量、提高疾病诊疗能力具有 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消化内科 领域而言,把握科技创新的脉搏, 不仅能够提升医疗水平,更能够 为患者带来更加精准、高效的治 疗方案。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质 生产力的不断注入,消化内科 的发展将更加多元化、精准化。 新质生产力无疑将为消化内科 领域带来新的活力和机遇,为 患者的健康护航,为医学的进 步贡献力量。

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