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作为我国城市女性发病率最高的 恶性肿瘤,经大量研究证实通过筛查能够提 升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从而实现早发现早 治疗,降低死亡率。乳腺癌的筛查指的是通 过定期进行有效、经济的乳腺检查,在人群 中发现临床前期或者早期乳腺癌患者。乳腺 检查方式较多,哪一种最适合我国人群使用? 哪一类人群应该注重筛查?下面进行简述。
乳腺检查方式
第一,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我国目前 年轻女性乳腺癌筛查的最主要手段,特别适 合于我国女性乳腺致密型这一特点。与西方 女性相比,我国女性乳腺密度一般偏高,发 病高峰年龄为 40~50 岁,从乳腺致密度、发 病年龄、经济负担、检查辐射、检查舒适度 等方面来看,超声检查有明显的优势。既往 超声检查的敏感性与检查医师的水平相关, 容易造成误诊与漏诊,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 断发展,自动乳腺容积超声成像、超声造影、 超声弹性成像、多模态超声等技术的应用, 超声检查乳腺癌的准确度明显提升,且受人 为因素的影响日益减少。第二,X 线检查: 一般而言 X 线检查推荐应用于 40 岁及以上人 群使用,需要对双侧乳房至少 2 个体位进行 拍摄,检查后根据 BI-RADS 分类标准出具报 告。X 线检查对于 40 岁以下人群准确性欠佳, 且短期内反复检查辐射剂量较高。第三,MRI 检查:MRI 检查一般作为 X 线检查、临床体 检或者超声检查中发现可疑病灶的补充检查 措施,虽然有准确度高的优势,但检查成本 较高、检查时间长、检查结果等待时间长等 不足。第四,肿瘤标志物检查:目前临床上 有报道单个肿瘤标志物或多个标志物联合检 查的报道,但总结而来,敏感度并不高,一 般作为备选方案。
乳腺癌筛查建议
第一,年龄:根据我国乳腺癌发病高峰 年龄段情况,建议 40~70 岁人群每 1~2 年 进行 1 次乳腺癌检查;第二,病史:自身患 恶性肿瘤经治疗后无病生存期超过 5 年、直 系或旁系亲属患乳腺癌、父母患乳腺癌之外 的恶性肿瘤,上述情况符合建议每 1~2 年 进行 1 次乳腺癌检查;第三,高危因素:肥 胖、既往 2 次及以上流产史、30 岁之前胸部 放疗史、吸烟、饮酒、BRCA 基因突变,上述 情况中满足任意两项则建议每 1~2 年进行 1 次乳腺癌检查;第四,极高危人群:一级亲 属 2 人及以上有卵巢癌或乳腺癌史、二级亲 属 50 岁前有患乳腺癌 / 卵巢癌者 2 人及以上、 一级亲属或二级亲属或表姐妹或堂姐妹中 2 人及以上患乳腺癌 / 卵巢癌、一级亲属中至 少 1 人携带已知的的 BRCA 基因致病性遗传 突变(一级亲属指的是母亲、女儿、姐妹, 二级亲属指的是祖母、外祖母、姨、姑), 上述情况中满足任意 1 项则建议每 1~2 年 进行 1 次乳腺癌检查。
不建议筛查人群
第一,在 5 年内已确诊为恶性肿瘤,需 要定期到医院复查、随诊;第二,存在严重 免疫系统疾病(HIV 感染)、器官功能障碍、 器官移植、精神疾病、威胁生命疾病无法耐 受乳腺癌手术或药物治疗。
总结
从我国女性乳腺致密型、发病年龄、检 查方式便捷性、经济性、可重复性、辐射剂 量等角度来讲,超声检查是更适合国人的乳 腺癌筛查方法。而对于哪些人群建议定期参 与筛查,从本文中可初步了解一些内容,有 疑问应及时向正规医疗机构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