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的危急重症之 一,很多家长甚至部分医护人员对此都了解 不深,不知道怎样处理才合适,下面我们就 来讲一讲。
高热惊厥是什么
说到高热惊厥,首先就要说一下“惊厥”。 惊厥是由于各种刺激引起的神经细胞异常放 电所致的全身或局部肌群突然发生的不随意 收缩和抽动,常伴或不伴有意识障碍,俗称 抽风、抽惊。婴幼儿时期由于大脑皮质功能 发育不完善更易发生惊厥,发热、低钙、低镁、 低钠、癫痫、颅内感染、全身中毒等很多原 因都可诱发惊厥。而高热惊厥,或称热性惊 厥,就是小儿体温骤升至 38.5℃~ 40℃或 更高而突然发生的惊厥,多见于 1 ~ 3 岁的 小儿。临床中高热惊厥并不少见,儿童期患 病率 3% ~4%。
小儿高热惊厥的特点
首次发作年龄于生后 6 个月~ 3 岁间, 3 岁后逐渐减少,5 ~ 6 岁后少见。发生时 间多为发热后 24 小时内。发作时伴有发热, 腋温≥ 38℃。每次病程中一般只发作 1 ~ 2 次抽搐,少有 2 次以上。抽搐发作后有短暂 嗜睡,醒后一般精神较好,无头疼、呕吐等 症状,神经系统查体阴性。
惊厥发生后的做法
摆好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立即平卧, 将患儿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防止分泌物或呕吐物将患儿口鼻堵住或误吸 入肺,不能在惊厥发作时给患儿灌药,否则 有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危险。
保持安全 抽搐时患儿意识丧失,支配 舌部的肌肉松驰,舌根下坠,所以热性惊厥 时一般不容易咬到舌头,极少数可能会有口 腔黏膜及牙龈的轻微损伤。所以一般不需要 在口中放置什么东西防止舌咬伤,如实在需 要可以用软布或手帕包裹压舌板或筷子放在 上、下磨牙之间,但不要把手指放入正在抽 搐的患儿口中,或以坚硬物暴力塞入患儿口 中。抽搐时患儿要远离坚硬的物体以免受伤, 头部可垫软枕,同时要防止患儿坠床。
控制惊厥 老百姓喜欢按压“人中”, 实际上临床中证实按压“人中”没有确切作 用,也不要针刺患儿,抽搐一般可以自行缓 解,家长只需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尽量少 搬动患儿,减少不必要的刺激,等待抽搐自 行停止,然后再到医院进一步查明惊厥的原 因。若患儿持续抽搐 5~10 分钟以上不能缓 解,或短时间内反复发作,预示病情较重, 应立即拨打 120 紧急送医。如果到了医院则 可以使用地西泮、咪达唑仑、水合氯醛等药 物来控制惊厥。
降温 患儿如果神志恢复了,可以口服 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烧药。如神志未 恢复则可以使用退热栓塞肛,也可以辅以温 水浴等物理降温,水温 32℃~ 36℃为宜, 时间以 5~10 分钟为宜。
预后
总体预后良好,高热惊厥为年龄依赖的 自限性疾病,只有约 5% 患儿日后可能患癫 痫,其危险因素有:复杂性热性惊厥,如发 作时间大于 15 分钟,1 次热程发作≥ 2 次, 发作形式为局灶性发作;存在发育落后等神 经系统异常;癫痫家族史。首次高热惊厥后 约 30% 会复发,高危因素有:18 个月前发 病;发作时体温< 38℃;热性惊厥家族史; 发作前的发热时间短(< 1h)。所以家长 们不要过于担心,只要做好随访,请医生来 病情评估就行了。
预防
高热惊厥一般发生在发热初期 24 小时 内,这 24 小时一定要非常留心观察孩子的 精神状态,并且定时监测体温,如出现发热, 及时降温。注意监护,避免抽搐发作时出现 跌倒、坠床等所致的意外伤害。
高热惊厥多由呼吸道感染所致的发热 诱发,所以平时应该加强体育锻炼,合理 均衡饮食,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 避免到人多、空气不好的场所,以减少呼 吸道感染。
如果高热惊厥发作很频繁,就需要找专 科医生咨询,医生可能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 况开具一些控制惊厥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