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仍是我国临床 常见疾病,特别是肺结核, 因其症状如常见的咳嗽、咯 痰、发热及患者就诊习惯 等原因,首诊患者往往在 综合医院。据一项针对病 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的多 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显示, 87% 的肺结核患者首诊机构 为综合医院,从就诊到确诊 的中位时间为 20 d,57.3% 的患者存在诊断延迟,首 次就诊到诊断超过 14 d。 诊断延迟不仅造成患者个 体的疾病进展和治疗困难, 且导致结核病在群体层面 的持续传播。
日前,国家呼吸内科医 疗质量控制中心、中华医学 会结核病学分会、中国防痨 协会结核病控制专业分会、 中日友好医院共同组织相关 专家,制定了《综合医疗机 构肺结核早期发现临床实践 指南》,该指南最精华的部 分即肺结核早期发现的目标 人群及筛查方式,其推荐意 见所覆盖的主要人群包括肺 结核可疑症状者、胸部影像 学提示疑似肺结核患者、免 疫学检测提示结核分枝杆菌 感染者、不明原因发热患者、 病因不明的胸腔积液患者和 肺结核重点人群。
指南要点
1 对有肺结核可疑症状的 15 岁及以上人群,行胸部影像学检查, 若存在与肺结核相符的异常表现,推荐结核分枝杆菌病原学检测, 优先推荐结核分枝杆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对 15 岁以下人群,建 议行结核分枝杆菌病原学检测和免疫学检测。若病原学检测阴性但 免疫学检测阳性,行胸部影像学检查。若难以获得合格的痰标本, 可采集胃液或粪便标本进行检测。
2 当胸部影像学提示疑似肺结核时,对于 15 岁及以上人群,要询 问肺结核可疑症状,并进行病原学检测,若病原学检测结果阳性, 则可确认为肺结核病例;若有肺结核可疑症状,但病原学检测结果 阴性,则为临床诊断肺结核病例,其他情况需进一步鉴别诊断。对 于 15 岁以下人群,要询问肺结核可疑症状,建议行病原学检测和免 疫学检测;若病原学检测阳性,则可确诊为肺结核病例;若具有可 疑症状且免疫学阳性,但病原学检测阴性,则为临床诊断肺结核病例; 若无可疑症状且免疫学阳性,但病原学检测阴性,则为临床诊断肺 结核病例;若无可疑症状,且病原学和免疫学检测均为阴性,则可 暂排除肺结核,其他情况需进一步鉴别诊断。
3 对免疫学检测提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对肺结核可疑症状者、 胸部影像学提示疑似肺结核患者,可参照推荐上述肺结核可疑症状 者方法开展后续检查。
4 结核感染免疫学检测阳性时,如胸部影像检查排除活动性肺结核 可能,且没有肺外结核病相关临床表现,可诊断为潜伏性结核感染, 据患者近期暴露及免疫受损情况判定是否给予预防性抗结核治疗。通 常无需重复免疫学检测,亦不建议通过复查免疫学检测判定治疗效果。
5 对不明原因发热患者推荐行结核感染免疫学检测和结核菌病原 学检测。对结核感染免疫学检测阳性者,应积极寻找肺结核或肺外 结核病灶,以获取相应部位临床标本或组织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和 (或)病理检查。结核感染免疫学检测阴性者,若不存在高龄、低 体重指数、营养不良、免疫抑制状态等导致假阴性的临床情况,可 基本排除结核病可能。
6 疑似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胸腔积液在常规检查同时,推荐开 展结核分枝杆菌病原学检测。胸腔积液结核分枝杆菌病原学检测 阴性或无法获得时,推荐使用腺苷脱氨酶(ADA)诊断结核性胸 膜炎。淋巴细胞为主的渗出性胸腔积液且 ADA 40 U/L 可诊断结 核性胸膜炎,但要除外可引起≥ ADA 增高的其他临床疾病。对诊 断困难的疑诊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推荐进行胸膜活检术。
7 对 HIV 感染者 /AIDS 患者、非 HIV 免疫抑制人群、终末期肾 脏病患者和矽肺患者等肺结核重点人群推荐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和结 核病筛查,包括结核病症状、胸部影像学、免疫学检测。对诊断为 结核潜伏感染者行结核病预防性治疗。随访时需注意症状筛查,无 症状者推荐每年一次胸部影像学检查,如存在肺结核可疑症状或影 像学不能排除肺结核,可参照推荐上述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方法开展 后续检查。
8 对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推荐开展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和结核 病筛查。对诊断为结核潜伏感染者进行结核病预防性治疗。在肺 结核患者确诊的第 6、12 和 24 个月,对其密切接触者进行结核病 症状筛查和胸部影像学检查。
9 糖尿病患者首诊时推荐行结核病症状筛查和胸部影像学检查, 随访时需注意症状筛查,对无症状者推荐每年进行一次胸部影像 学检查,如存在肺结核可疑症状或影像学不能排除肺结核,可参 照推荐上述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方法开展后续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