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24-04-11 总第832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24-04-11 总第832期
返回上层

总第832期

感染专栏

标题导航

移植肾衰竭后播散性隐球菌病 1 例

发布时间:2024-04-11来源:《医师报》作者: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袁红霞  阅读: 5489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病例简介

    男性,52 岁,因“间断 发热伴头皮疱疹、四肢皮肤红 肿 3 个月”于 2021 年 9 月 27 日入院。患者 3 个月前无诱因 出现发热,初测体温 37.3℃, 发热逐渐加重,最高 40.0℃, 伴头痛,头晕,腹泻,食欲减退, 伴左头皮疱疹,左小腿皮肤红 肿,考虑“带状疱疹”,予阿 昔洛韦、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 左头皮疱疹结痂,但仍反复发 热,头晕、腹泻无缓解,左小 腿皮肤红肿无好转,送检血培 养新型隐球菌生长,予氟康唑 400 mg,qd 静点,体温恢复正 常,左小腿皮肤红肿好转并逐 渐消失。出院后继续予氟康唑 400 mg,qd 静点 24 d,左小腿 皮肤再次红肿,伴右手手背肿 胀,右上肢、左大腿新发皮肤 红肿、硬结(图 A~C)。

    皮肤病理:左大腿股部炎 性改变,可见真菌菌体(图D); 左小腿胫部慢性炎症,纤维组 织增生玻变,伴淋巴细胞、上 皮样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 润,可见少量真菌孢子;皮肤 组织块真菌培养:新型隐球菌 生长(图 E)。PAS 染色和六 胺银染色:阳性。肺 CT:双 肺少许炎症及条索影。

    再次入院治疗,继续予 氟康唑 400 mg,qd 静点,联 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1.2 g, qd 静点 10 d,病情无好转。将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调整为青 霉素 400 万单位 q8h 静点 6 d, 患者无发热,但皮肤受累范围 逐渐增大。结合患者既往慢性 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 10 年, 肾移植术后 8 年,长期应用免 疫抑制剂,血培养曾报新型隐 球菌生长,考虑新型隐球菌播 散可能,将氟康唑调整为 600 mg,qd 静点,用药期间患者 皮肤无进展,局部硬结质地变 软。患者皮肤组织块真菌培养 新型隐球菌生长,结合皮肤病 理、PAS 染色及六胺银染色结 果,考虑患者“新型隐球菌血 流感染、皮肤新型隐球菌病” 诊断明确,基于患者肾脏基 础疾病,氟康唑 600 mg 应用 2 周后,予氟康唑 400 mg,qd 静点,20 d 后患者皮肤病灶消 失(图 F~G),出院后氟康唑 400 mg,qd 口服至 2 个月,氟 康唑 200 mg,qd 口服,总疗程 1 年。停药后随访 15 个月,患 者无不适,规律血液透析中。

                                                                 1713802496941.png

   病例分析

     隐球菌病是一种侵袭性真 菌感染,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 统和肺脏,也可以原发或继发 于皮肤、黏膜、淋巴结、骨骼、 眼部等器官或组织,病情呈亚 急性或慢性。多见于免疫缺陷、 恶性肿瘤、糖尿病、器官移植 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

    播散性隐球菌感染更易 发生在免疫抑制的宿主中。皮 肤是播散性隐球菌感染中除 中枢神经系统外的最好发部 位,主要表现为各种皮损,约 10%~15% 的隐球菌病可有皮肤 黏膜受累。皮损可见于颜面、 头皮、颈、躯干和四肢,表现 多样、无特异性,最常见的为 传染性软疣样带有脐凹的损害, 其他还包括丘疹、水疱、脓疱、 痤疮样脓疱、皮下组织肿块、 浸润性结节、脓肿、蜂窝织炎、 水痘样皮疹、疖肿样损害、紫斑、 疣状增殖或溃疡。 播散性隐球菌病的治疗原 则,分为诱导治疗、巩固治疗 和维持治疗。诱导期首选两性 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疗程至 少4周;巩固治疗建议使用氟 康唑 400 mg/d,8周,之后建 议使用氟康唑 200 mg/d 维持治 疗 6~12 个月。       通过本例患者的治疗,我 们发现隐球菌感染,尤其是播 散性隐球菌感染治疗疗程较长, 对于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 特别是有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 需结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等 制定个体化的方案及疗程。

1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