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24-04-11 总第832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24-04-11 总第832期
返回上层

总第832期

科普

标题导航

血脂筛查相关知识

发布时间:2024-04-11来源:《医师报》作者:北京航天总医院 许莉  阅读: 6360  【发表证书】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 是我国城乡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占死因构 成的 40% 以上,其中血脂异常是其高危因素 之一。我国居民总胆固醇(TC)、低密度 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 水平逐年升高,18 岁及以上人群血脂异常 患病率明显升高,而中国 35 岁以上成人对 血脂异常的知晓率低,仅为 16.1%。早期检 出血脂异常并积极干预是评估 ASCVD 风险并 有效防治的重要基础。虽然大部分医疗机构 具备血脂常规检测的条件,但我国成人血脂 异常的检出率和知晓率仍较低。

     目前我国居民的血脂异常的检出主要 依靠健康体检和其他医疗常规检查。相比 2016 版血脂管理指南,2023 版中国血脂 管理指南对于血脂筛查的频率和检测指标 给予调整,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小于 40 岁成年人每 2~5 年 进行 1 次血脂检测(包括 TC、LDL-C、 HDL-C 和 TG), 40 岁以上成年人每年 至少应进行 1 次; 

     第二,ASCVD 高危人群应根据个体化 防治的需求进行血脂检测;

     第三,在上述人群接受的血脂检测中, 应至少包括 1 次 Lp(a) 的检测; 

     第四,血脂检测应列入小学、初中和 高中体检的常规项目;

     第五,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一级和 二级亲属均应进行血脂筛查,增加 FH 的 早期检出率。

     2023 年中国血脂管理指南指出,对于 已发生血脂异常的人群,采取饮食控制等 非药物治疗者,开始的 3 ~ 6 个月应复查 血脂水平,如血脂控制可达到目标值,可 以继续非药物治疗,但仍需每 6 个月至 1 年复查 1 次,长期达标者可每年复查 1 次。 对于目前正在服用降脂药物治疗的人群, 首次服用降脂药物的患者,应在用药 4 ~ 6 周内复查血脂、肝酶和肌酸激酶(CK)。 如血脂水平能达标,且无药物不良反应, 逐步改为每 3 ~ 6 个月复查 1 次。如治疗 1 ~ 3 个月后,血脂仍未达到目标值,需及 时调整降脂药物剂量或种类或联合应用不 同作用机制的降脂药物。每当调整降脂药 物种类或剂量时,都应在治疗 4 ~ 6 周内 复查。血脂监测的目的一是观察药物治疗 是否达到降脂治疗的目标值,二是及时发 现药物的潜在不良反应。血脂异常的治疗 必须长期坚持,才能有更好的临床获益。 

    哪些人群是血脂检查的重点对象? 

    第一,有 ASCVD 病史的人群。高血脂是 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积极控制血脂达 标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起关键作 用。通过做血液检查可以了解 TC、LDL-C、 HDL-C 和 TG 这些指标的具体变化,从而对 病情做出更为明确的诊断。

   第二,存在多项 ASCVD 危险因素的人群。 如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以及 40岁以上、 肥胖、吸烟的人群,如果发现血脂异常,要 在医生指导下积极进行治疗。

    第三,有早发 CVD 家族史者(指男性一 级直系亲属在 55 岁前或女性一级直系亲属 在 65 岁前患 ASCVD),或有家族性高脂 血症患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属 于单基因、常染色体遗传性胆固醇代谢异常, 多为显性遗传,基因异常导致血脂代谢紊乱, 具有家族聚集性的特点 , 需在医生指导下积 极进行治疗。

    第四,皮肤或肌腱黄色瘤及跟腱增厚 者。黄色瘤多出现在眼睑、手、脚或臀部, 甚至口腔,包括手掌黄色瘤、肌腱黄色瘤、 丘疹性黄色瘤以及结节性黄色瘤。如果您发 现皮肤出现橘色、黄色斑块或结节,如针头 或黄豆大小,微微凸起,圆形,边界清晰, 没有疼痛感,千万不可大意,要及时去医院 检查,这很可能是黄色瘤,需要在医生指导 下及时进行血脂筛查。此外,跟腱增厚者也 要重点关注血脂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干预, 不可掉以轻心。

    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我国居民膳食模 式发生转变,但伴随身体活动减少以及不良 生活方式,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脂质异常检 出率高达 20.3% ~ 28.5%。2023 年中国血脂 管理指南,新增儿童及青少年血脂筛查部分, 提出我国儿童及青少年血脂筛查及血脂异常 定义标准:TC 大于等于 5.2mmol/L,LDL-C 大 于 3.4mmol/L,10 岁 以 内 TG 大 于 等 于 1.1mmol/L,10 岁以上 TG 大于等于 1.5mmol/ L,HDL-C 小 于 1.0mmol/L, 非 HDL-C 大 于 3.7mmol/L。对下列情况的儿童及青少年建 议进行血脂筛查: 

    第一,一级或二级亲属中女性< 65 岁 或男性< 55岁有心肌梗死、心绞痛、脑卒中、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支架置入、血管成 形术、猝死。 

    第二,父母 TC ≥ 6.2 mmol/L 或有已知 的脂质异常病史。 

    第三,有皮肤黄瘤或腱黄瘤或脂性角 膜弓。 

    第四,有糖尿病、高血压、肥胖(2~8 岁)或超重(12 ~ 16 岁)或有吸烟行为; 对于怀疑 FH 的对象应当进行血脂异常基因 筛查。

    妊娠会导致血脂生理性升高。甘油三 酯在妊娠 14 周左右有升高趋势,健康妊娠 女性低密度脂蛋白可升高 40% ~ 50%,高脂 血症对妊娠的影响与血脂升高的成分和严重 程度有关。严重的高 TG 血症可导致急性胰 腺炎,对妊娠女性造成很大的危害。对于妊 娠的血脂管理重点是筛查,高 TC 血症患者 通常不建议使用他汀类药物,胆固醇吸收抑 制剂和 PCSK9 抑制剂也没有证据。对于妊娠 合并 ACS 患者可考虑使用胆酸螯合剂,对于 严重高 TG 血症(> 5.6 mmol/L)患者可考 虑使用高纯度 ω-3 脂肪酸,谨慎使用贝特 类药物。 

    做为一名临床医师,在日常工作中, 我们应该通过定期健康讲座、诊室宣教、 微信朋友圈等方式向患者进行血脂筛查宣 传;合理增加常规诊疗中为患者提供的血 脂检测机会,提高大众对血脂定期检测重 要性的认识,提高血脂异常早期检出率和 知晓率,全面提升我国血脂管理水平,推 进 ASCVD 防治。

科普4月11日.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