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讯(融媒体 记者张玉辉 杨瑞静) 提及医院,相信许多人 脑海中首先浮现出的 是冷峻的医疗器械、忙 碌穿梭的医护人员以 及庄重肃穆的医疗场 景,而贵州中医药大学 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颠覆了人们对医院的 传统印象:这里每个手 术间都贴心地配备了 医用恒温箱,以保证给 患者输注的液体精准 接近人体温度,手术床 上铺设了舒适的 U形 被褥,还有能调节体感 温度的温控床铺……
麻醉科作为医院运 作体系中的关键枢纽, 肩负着确保手术患者能 够在安全、舒适的麻醉 条件下接受手术的重任。 在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 附属医院麻醉科学科带 头人、医务科科长唐松 江教授的带领下,科室 团队不仅以精湛的医疗 技术赢得了业界的认可, 更将深厚的人文关怀渗 透至每一处细微的医疗 服务之中,确保患者在 治疗过程中,不仅能体 验到顶尖的专业医疗技 术服务,更能体会到如 家一般的温馨与关爱。
在近日举办的第九 届医学家年会上,贵州 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 院麻醉科荣获“十大医 学人文科 室”殊荣。
“彩虹桥”托起万千母亲期待
无论黎明破晓或是深 夜星辉洒落,贵州中医药 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产房 里始终有专业麻醉医师和 护士坚守岗位,随时准备 为母婴安全保驾护航。
面对手术室与产科 分布的特殊状况,早在 2012 年,时任产科主任 的蒋小亚和麻醉科主任 唐松江带领团队打破常 规,做出了具有前瞻性的 决策——将产科手术室 直接设在分娩室内。唐松 江介绍,产房内设有四间 层流手术室,所有剖腹产 手术均可在产房内部完 成,避免了转运产妇的风 险,医护人员能更为从容 应对各类突发状况,为产 妇提供更为及时精准的 医疗服务。
面对分娩过程中存 在的剧烈疼痛问题和由此 给广大女性带来的身心压 力,2014 年 6 月“ 彩 虹 桥分娩镇痛团队”应运而 生,集结了麻醉科、产科、 助产护理、新生儿科及专 业导乐师等多学科专家力 量,专注于提升分娩镇痛 服务的质量与体验。
“彩虹桥”这一名称 蕴含深意,它象征着短暂 却绚丽的生活瞬间,正如 分娩虽然历时短暂却对每 个家庭具有深远意义。唐 松江解释称,期望在这个 既神圣又充满挑战的人生 重要时刻,为每一位妈妈 缔造一段犹如彩虹般美好 且值得珍藏的记忆。
“彩虹桥分娩镇痛 团队”提供的服务涵盖 孕前咨询、规范产检、 孕期筛查、个性化分娩 镇痛方案设计,高质量 的分娩镇痛执行,及细 致周到的产后跟踪回访 等一系列环节,确保全 程无缝隙的专业陪伴。
得益于分娩镇痛技 术的广泛应用和由此带来 的口碑效应,产科从一个 病区扩展至目前的三个病 区。“彩虹桥分娩镇痛团 队”还引入了具有中医特 色的快速康复理念和技术 (ERAS),成功将产妇术 后恢复时间缩短至 6 小时 内即可下床活动和拔除尿 管,术后 2 小时就能进食, 大部分产妇在术后 2~3 天就能顺利出院。
为使更多孕产妇获 益,让更多医疗机构了解 分娩镇痛,彩虹桥团队还 定期举办学习班,吸引了 全国各地的同行前来。他 们一方面敞开大门,欢迎 各地同仁实地考察、交流 心得;另一方面,也走出 医院,赴各地开展内部培 训和经验分享,力求将先 进的理念和技术传播得 更远。
经过不懈的努力, 贵州省分娩镇痛成果逐 年凸显。唐松江透露, 至 2022 年,全省平均分 娩镇痛率已达到 56.4%。 其中一家县级医院分娩 镇痛率从不足 1% 跃升至 超过 80%。
“彩虹桥分娩镇痛团 队”像一道斑斓的希望之 桥,承托起万千母亲的期 待,让每位准妈妈在迎接 新生命的过程中感受到尊 重与爱护。
从意大利到家乡的麻醉医学变革之旅
在现今激烈的医疗市 场竞争环境中,公立医院纷 纷转型升级,着力提高服务 质量,加快自身发展步伐。 以贵州省贵阳市为例,尽管 地域规模相对有限,但市内 却汇集了多达二三十家颇具 规模的医疗机构,正深刻改 变医院发展和运营逻辑,也 在改变着整体的医疗格局。 如何令科室在如此激烈的竞 争洪流中崭露头角、独树一 帜,成为了唐松江每日工作 思考的核心议题。
2018年,唐松江内心怀 揣着对麻醉医学技术的热忱与 追求,踏上了前往意大利的求 学之旅。学习期间,唐松江意 外地发现了一个比技术更为宝 贵的财富——人文关怀。
每天,当手术室的门 缓缓打开,患者躺在手术 床上被推入,那里的场景 总是令他动容。麻醉医生 和护士们不仅会握住患者 的手,给予他们温暖与力 量,用眼神传递着深深的 关怀与安慰。那种发自内 心的关心,是唐松江在国 内鲜少见到的。
更让他惊讶的是,医 院里居然有许多“修女嬷 嬷”,她们默默地守护着 每一位患者。从患者进入 手术间开始陪伴在旁,不 换岗位,直到手术结束, 再将患者送回病房。她们 的存在,让患者在心理上 得到了极大的支持与安慰。
那一刻,唐松江深深 地体会到,对于患者来说, 技术固然重要,但在他们 心中,更渴望的是那份来 自医生的关心与温暖。技 术或许可以治愈身体的创 伤,但真正能够抚慰心灵 的,却是那份人文关怀。
“科室发展唯有将人 文关怀融入服务升级,倡导 ‘外科学微创化、麻醉学舒 适化’的理念,才能真正提 升核心竞争力。”回国后, 唐松江时常思考,如何在医 院中融入这种人文关怀,让 患者感受到家的温暖。唐松 江表示,过去麻醉科在很多 人眼中或许并不那么重要。 但他坚信,只要用心去做, 用实力去证明,就一定能改 变这种观念。
于是,从顶层管理到 一线服务,在医院领导的 支持下进行了全方位改革, 他带领团队开始与各个科 室展开深入的合作。
首先从胃镜开始,通过 无痛操作,让患者感受到了麻 醉带来的舒适与便利。随后与 医生们沟通交流,让其了解麻 醉的重要性,看到麻醉为患者 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在打造有温度的疼痛 管理新模式方面,麻醉科更 是走在了前列。唐松江带领 团队与各学科展开紧密合 作,共同管理疼痛,为患者 带来希望和舒适。同时,也 注重手术过程中的每一个细 节,为患者打造舒适、安全 的手术环境。从术前准备到 术后护理,都力求做到最好。
随着时间的推移,麻醉 科与其他科室的合作越来越 深入,范围也越来越广。呼 吸科、肛肠科、消化科、介 入科、口腔科……每一个科 室,他们都用心、用实力去 赢得信任与认可,打造出了 “贵中医大一附院麻醉科” 响亮的学术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