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不仅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国特有的瑰宝。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中医药学为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正是因为中医药学的独特优势,使其在世界的文明进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医药学的三大特色
特色一:整体论 中医将人看成一个整体,把人与自然环境看成一个整体,将人的五脏六腑也看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在讲物质的同时,也讲精神。也就是说,中医讲的天人合一、身心合一的整体。
特色二:辨证论治 中医治疗是具体的、个性化的。所谓“辨证论治”,就是中医辨别不同体质人的不同疾病,不同的病因病机,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用中药或其他中医疗法进行治疗。
特色三:中药讲药性,不讲成分 中药讲究药性,是指四性五味、升降沉浮和归经。对于各种药物,中医不讲药物的有效成分、靶点和营养,它注重的是炮制,这也是中医或中药技术的核心,通过炙、蒸、煅、烧等方法改变原药材的药性,使药用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中医药学在疾病治疗中的独特优势
中医药学作为中华瑰宝,它的独特优势体现在临床治疗上,在睡眠瘫痪症、偏瘫、脑出血、脑血栓等疾病的治疗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安全、高效等优势。
睡眠瘫痪症 症状表现为舌白质淡,苔薄而润,脉缓弱无力,两尺脉大。可用补中益气汤治疗,方剂组成:黄芪、党参、白术、当归、升麻、柴胡、陈皮、覆盆子、五味子、菟丝子、杞果、益智仁、甘草、大枣,诸药合用可起到补中益气,益肾固摄的作用功效。
偏瘫 症状表现有偏瘫、恶风、恶寒,苔薄白,脉沉弱。选用大秦艽汤加减治疗,方剂组成:秦艽、羌活、独活、牛膝、桂枝、细辛、天麻、地龙、黄芪、当归、桃仁、红花,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
脑出血 有神志不清,面赤气粗,喉中痰鸣,口眼歪斜等症状表现。用安宫牛黄丸合羚羊角汤加减治疗,方剂组成:羚羊角粉(分冲)、丹皮、菊花、生地、白芍、地龙、龟板、郁金、菖蒲、天竺黄、龙骨、牡蛎、钩藤,诸药物合用后可起到凉肝熄风,豁痰开窍的作用功效。
脑血栓 中医药在治疗脑血栓时,应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主要分为肝阳上亢型、痰瘀阻络型和气虚血瘀型。
肝阳上亢型:有半身不遂,舌强语謇,口舌歪斜,眩晕头痛等症状表现,可选用方剂:天麻、钩藤、石决明、栀子、黄芩、杜仲、桑寄生、何首乌、女贞子、怀牛膝、白芍、益母草、茯苓、丹参、地龙、川芎、甘草,诸药物合用后可起到平肝潜阳,补肾填精生髓,活血化痰开窍的作用效果。
痰瘀阻络型:症状表现有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头晕目眩,咳嗽痰多等,可选用方剂:法半夏、天麻、茯苓、陈皮、枳实、竹茹、石菖蒲、远志、胆南星、丹参、地龙、赤芍、川芎、何首乌、女贞子、怀牛膝、、甘草,诸药合用可起到补肾健脾,化痰活血开窍的作用功效。
气虚血瘀型:患者有半身不遂,肢体软弱,偏身麻木,舌歪语謇等症状,用黄芪、川芎、丹参、地龙、红花、茯苓、菖蒲、何首乌、女贞子、山茱萸、仙灵脾、怀牛膝、杜仲组成的方剂进行治疗,能够起到益气活血通络,补肾填精生髓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