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成年人正常值是在(4~10)×109/L,对于婴幼儿和儿童来讲正常值会有所不同,无论是过低还是过高都是异常状态。
什么是白细胞
血细胞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其中白细胞又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主要对抗细菌,淋巴细胞主要对抗病毒,嗜酸性粒细胞常和过敏性疾病以及寄生虫感染相关,嗜碱性粒细胞也和过敏有一定的关系,单核细胞主要也是对抗病毒。白细胞升高或减少,首先要看是哪类白细胞的升高和减少(一般情况下,白细胞过高或过低均由感染性疾病与非感染性疾病引起),不同异常变化需采取的治疗措施也有较大差异。
白细胞升高的原因
白细胞主要包括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正常值范围在(4~10)×109/L。白细胞总数增多或减少主要受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影响, 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数量上的升高也会引起白细胞总数的升高。
具体升高原因可分为生理因素和病理因素。前者多由于剧烈运动、进食、妊娠或外界环境导致白细胞出现异常,调理适应后可恢复正常;后者则由细菌和病毒感染,如化脓性球菌所致的败血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引起。
此外,大手术、急性大出血、大面积烧伤和血管栓塞等严重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及部分恶性肿瘤、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等也可出现白细胞病理性增高。一般情况下,白细胞升高在临床上主要提示可能存在感染、过敏、肿瘤等情况,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感染 细菌感染通常会导致中性粒细胞增高,病毒感染通常会引起淋巴细胞增高;
过敏 如哮喘、牛皮癣等疾病,患者可表现为嗜酸细胞增高;
肿瘤 需观察白细胞增高是否同时伴有贫血、血小板降低等。以上为急性白血病的表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在白细胞增高的同时,可能伴有嗜酸、嗜碱粒细胞增高,甚至有血小板增高,需综合考虑。
临床上更为常见的是粒细胞增高提示炎症,所以白血病需与类白血病反应进行鉴别。
白细胞升高怎么办
白细胞升高后的治疗措施应以不同原因为参考依据,一般情况下,生理因素无需采取特殊治疗,而病理因素则应根据具体病因采取对症治疗,如若明确是细菌感染尽早应用抗菌药物,可以使炎症尽快控制,白细胞早期得到下降。
同时,病毒感染性升高者,则需开展实验室检验,明确具体病毒类型,如急性EB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以及汉坦病毒感染等,且主要以淋巴细胞升高为主,需要针对EB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应用相应的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此外,对于免疫性白细胞升高患者(可见于风湿免疫性疾病、成人斯蒂尔病以及血管炎、皮肌炎等),一般需要应用糖皮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来治疗。最后,对于内出血、严重的创伤,以及血管组织创伤引起的白细胞升高者,需要有针对性的结合病因,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白细胞才能够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