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王璐)学科的发展不是一条直线走到底,也不是一直攀登高峰式的强势上扬,期间会有跌宕起伏,会遇到各种考验和危机。经历过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以及两位学科带头人同时退休的重要时刻,“科室应该往哪个方向走”是留给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主任王震的巨大考验。
为此,王震提出“立、新、建、强”四字强科规划,为科室发展谋划蓝图。
“ 立” 主要是指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鼓励年轻人要有信仰、有追求。一个凝聚力强大的队伍,要有着共同的目标,只有永葆初心才能有动力持续推动团队建设。“新”是强调要创新,重症领域仍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但也意味着拥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更要广纳人才,扩充重症团队。“建”则是需要通过具体措施的实行,特别是紧紧抓住发展人才队伍的机会,加强重症团队建设。“强”是指在医学创新、教学培训、科研学术三大核心工作中持续奋进,将创伤重症救治领域打造成一个闪亮名片。
在中心“七位一体”为主的人才政策助力下,科室紧贴1 个平台、3 个中心、“ 西部领先、全军知名”的建设目标,打造好创伤重症伤员特色救治平台、创伤脓毒症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深度融合的集成创新研究中心、创伤脓毒症智能监测、生命支持和救治技术的临床转化中心、全军基层军医重症医学专科理论和实践技能培训中心。特别是在人才队伍建设上,科室心怀紧迫感使命感,根据自身实际摸索出适合科室发展的引才育才用才措施。
“在学科的发展道路上,每个人的作用都非常有限,但我觉得既然火炬已经传递到我手里,哪怕是把自己烧干烧尽,我也希望能在其中留下自己的痕迹。”王震表示,个人发展的小目标最终会被集体发展的大趋势所烙印,只要为了重症医学的蓬勃发展而努力,个人的价值终会得到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