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24-05-16 总第836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24-05-16 总第836期
返回上层

总第836期

科普

标题导航

你的胃在“呼救”

发布时间:2024-05-16来源:《医师报》作者:四川省崇州二医院 宋波  阅读: 9662  【发表证书】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随着社会的发展,餐桌上的菜肴越来越丰富,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导致很多人出现消化系统疾病,其中胃炎就是一种高发疾病。

胃炎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胃黏膜炎症,属于临床中最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根据临床发病的缓急,通常可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两大类型。急性胃炎根据其病理改变又可分为单纯性、糜烂出血性、腐蚀性、化脓性胃炎等,慢性胃炎根据其病理改变可分为非萎缩性、萎缩性和特殊类型胃炎三大类。

目前一般通过胃镜检查才能最终确定胃炎类型,胃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食管、胃、十二指肠球部和降部黏膜的情况。但急性腐蚀性胃炎在急性期内禁忌做胃镜检查。

导致胃炎的因素很多,可分为外因性和内因性两大类。凡经口进入胃内的,如细菌、药物、毒素、腐蚀剂等,均属于外因。凡致病因子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播散至胃壁者,称为内因。

不同的胃炎患者有着不同的起病时间和症状程度,比较明显的症状包括上腹饱胀、隐痛、食欲缺乏、嗳气、恶心、呕吐等,一些患者也可长期无症状。

                                                                                  胃炎的典型症状

急性胃炎 急性起病,单纯性急性胃炎临床症状为上腹饱胀、隐痛、食欲缺乏、嗳气、恶心、呕吐,严重的患者起病急骤,在发病过程中突发上消化道出血,会出现呕血、黑便。

慢性胃炎 慢性起病,病程较长,临床症状为长期上腹饱胀、钝痛、食欲缺乏、嗳气等。

特殊类型胃炎 主要包括感染性胃炎、嗜酸性粒细胞性胃炎和肥厚性胃炎。

其中,感染性胃炎大部分继发于全身系统的感染,或发生在器官移植、肿瘤晚期化疗、艾滋病等全身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其主要症状为腹痛、腹胀、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炎主要症状为哮喘、发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及多系统性血管炎,可表现有腹痛、腹泻、胃肠道出血等胃肠道症状。

肥厚性胃炎患者常有长期上腹痛、食欲不振、呕吐,体重减轻伴糜烂者可出血。大量血浆蛋白自巨大肥厚的胃黏膜漏至胃肠道而丢失,可导致血中蛋白含量下降,出现水肿和腹水。

                                                                                    胃炎的其他症状

急性胃炎 由于沙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毒素致病者,常常出现腹泻、发热,情况严重的会出现脱水、酸中毒或休克等。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炎 同时会有发热、咳嗽、咳痰、咯血等支气管肺炎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神经系统的损害。

需要注意的是急性胃炎依据病史、症状,诊断不难,但要注意与急性阑尾炎早期、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相鉴别。慢性胃炎的确诊有赖于胃镜检查和胃黏膜活组织病理学检查。通过胃镜检查可与胃癌、胃溃疡等疾病相鉴别,避免诊断错误。

                                                                                     胃炎的预防

保持心情愉快 心情、精神抑郁或过度紧张、疲劳,都容易引起幽门括约肌功能紊乱,胆汁反流而发生慢性胃炎,所以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戒烟戒酒 由于烟草中含有害成分,会增加胃酸分泌,刺激胃黏膜,吸烟过量会导致胆汁反流。长期饮酒或者抽烟,会导致胃黏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

谨慎用药 长时间滥用药物会损伤胃黏膜,导致慢性胃炎、溃疡出现。

积极治疗口咽感染 不要吞入痰液、鼻涕等带菌分泌物,以免造成慢性胃炎。

注意饮食 尽量避免摄入过酸、过辣、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同时,饮食时要细嚼慢咽,让食物和唾液充分混合,以帮助消化,减少胃部刺激。另外,饮食要遵循按时定量的原则,尽量选取营养丰富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A、B、C 的食物。忌服浓茶、浓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科普5月16日1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