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24-05-16 总第836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24-05-16 总第836期
返回上层

总第836期

发布时间:2024-05-16

科普

标题导航

你了解精神分裂症吗?

发布时间:2024-05-16来源:《医师报》作者:衡阳市第二精神病医院 曾蓉  阅读: 9074  【发表证书】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反应及病程不同的疾病,常有感知、思维、情感、认知和行为等多方面的异常。这些表现在不同的患者及同一患者的不同时期会有不同。多起病于青壮年,疾病对患者的影响通常严重而持续。

数据显示,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在世界各国大致相等,精神分裂症的终生患病率约为1%。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约有1400 万。其中,90% 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起病在15~55 岁,发病的高峰年龄段男性为10~25 岁,女性为25~35 岁。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

目前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综合研究认为其可能由下列多种因素引起。

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群患病的风险较高,说明遗传基因对疾病的发生起到一定作用。精神分裂症的先证者的一级亲属的平均患病率为:父母5.6%、同胞10.1%、子女12.8%,均较普通人群(0.9%)高。

神经、生物学因素 包括神经递质异常,如多巴胺和谷氨酰胺的增加,以及脑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变化等。

早期发育异常 胎儿期和婴幼儿期的早期环境刺激和生长发育的异常可能增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发病风险。

心理社会因素 目前认为,心理、社会因素可以促进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但难以左右其最终的病程和结局。常见的社会心理因素包括文化、职业、社会阶层、移民、孕期饥饿、社会隔离与心理社会应激事件等。

                                                                        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症状

精神分裂的症状多种多样,主要包含以下6 种症状:(1)阳性症状,指异常心理过程的出现,普遍公认的阳性症状包括幻觉、妄想、言语及行为紊乱等;(2)阴性症状,指正常心理功能的缺失,社交及认知方面的缺陷。包括意志减退、快感缺乏、情感迟钝、社交退缩、言语贫乏;(3)焦虑、抑郁症状;(4)激越症状;(5)认知症状,包括注意力和工作记忆的损害,以及学习和长期记忆的困难,患者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思维能力下降;(6)自知力的缺乏。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方法

不论是首次发作还是复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措施。而健康教育、工娱治疗、心理社会干预等措施应贯穿治疗的全过程,即目前倡导的全病程治疗。

药物治疗 抗精神病药可以较好控制精神分裂症,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包括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目前主要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等。

物理治疗 主要指电抽搐治疗,对急性发作的患者其疗效与抗精神病药物疗效相当而优于心理治疗。

心理与社会干预 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仅消除症状是不够的。理想状态是患者精神症状消失,精力、体力及社会功能全面恢复。而心理社会干预措施有助于这一理想目标的获得,包括行为治疗、家庭干预、社区服务等。

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包括生活行为的康复训练、学习行为的技能训练等,通过康复治疗和社区支持,可以帮助患者重建生活自理能力,逐步融入社会。

A-p00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