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24-05-16 总第836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24-05-16 总第836期
返回上层

总第836期

发布时间:2024-05-16

科普

标题导航

当冠心病与糖尿病相遇

发布时间:2024-05-16来源:《医师报》作者: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黄莹 屠燕  阅读: 9324  【发表证书】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为何糖尿病患者容易患冠心病

正常人的血管壁本来是非常光滑的,而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导致血管内皮变得“千疮百孔”,这种情况下,容易促使血管壁局部产生脂类沉积、血小板聚集、炎症反应,形成动脉斑块,这种斑块会越长越大,阻碍血液正常流动,如同水管淤塞一样,最终导致血管狭窄、甚至闭塞。

另一方面,糖尿病的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又进一步影响脂质代谢出现紊乱,导致血管硬化,动脉狭窄。此外,糖尿病患者体内血液易呈高凝状态而形成血栓,使微血管闭塞,组织缺氧,也是发生冠心病的重要原因。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特点

通常情况下,冠心病的发病过程是比较缓慢的,但是对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来说,发病的过程相对较快,其特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起病隐匿 由于部分糖尿病患者会发生神经病变, 包括心脏神经敏感性差。对冠心病缺血症状反应不敏感,这类患者常常感受不到心脏传来的任何警示,还没有感觉到症状,就已经发生了心梗、心衰等非常严重的后果,使得预后更差。

冠脉病变加重 伴有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的冠脉常表现为弥漫性病变,受累血管支数和病变程度都比较严重, 增加猝死风险,手术难度也会增加。

引起心肌病变 由于糖尿病本身的代谢紊乱及微血管病变可引发心肌广泛灶性损害,因此患者容易合并心衰、心律失常及心原性休克,重症患者甚至猝死。

                                                                                     身体发出的“警钟”

由于糖尿病患者的缺血症状不明显,一旦出现下面情形,可能是心脏疾病的信号,需要特别注意并尽早就医。主要包括:心率加快、心慌;胸闷、胸痛、气短;起床、下蹲时头晕、黑朦;不明原因的牙痛、肩背痛、肚子痛。

                                                                                   筛查风险 重在预防

筛查危险因素 中老年人尤其是冠心病患者应定期做体检,筛查血糖。如确诊糖尿病,应每年评估心血管病风险因素,包括心血管病史、年龄、吸烟、高血压、血脂紊乱、肥胖、家族史、肾脏损害、房颤等。

调整饮食习惯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应以“低盐、低脂、低糖、高维生素”食物为主。同时,应选择健康的食用油,如橄榄油和亚麻籽油,并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减少煎炸和辛辣,予清淡、易消化饮食为身体提供足够能量。

坚持合理运动 可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一般可选择循序渐进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或游泳等。

适当减轻体重 肥胖是多种疾病的潜在危险因素,包括心血管病和糖尿病。若自身体重超标,必要时需要减轻体重,通过均衡饮食和适当运动将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

遵医嘱坚持用药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切忌漏服、错服、擅自改变用药或剂量。用药是管理冠心病和糖尿病的重要手段,合理用药可以帮助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科普5月16日1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