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意识到建立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机制的重要性,高校突发公共卫生预警是高校突发事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能够做到对突发事件的未雨绸缪,不仅会直接影响到高校师生的安全,还会诱发出更多的问题。为提高高校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知及快速应变能力,尽可能降低危机造成损害;同时,预警机制的建立可以将结果向最有利的方向引导。做到早发现、早准备、早控制。
建立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预警机制的措施
关于建立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机制,部分学者针对预警机制存在的问题想到运用相关技术来对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出预警。国外某文章通过研究设计构建了一个运用传感器将公共区域中包括对局势以及实时健康数据等多种数据进行融合分析,运用态势感知建立一种新型公共卫生危机预警系统,以此来有针对性地开展疫情防控,该技术的优点在降低数据管理的风险的同时降低了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的成本,拥有较高的研究应用价值。
随着时代的发展,众多学者针对突发事件发生后产生的短板,设计研究出多种技术方法以实现预警机制完善。某学者提出运用数据仓库技术对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控制中进行具体的应用。数据仓库技术,是对信息进行采集、汇总和分析,对信息进行管理,从而可以对学校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及传染病情况实行监测,形成一个可以提前预警和控制平台。将收集的数据转变成了可以应用的安全预警信息,优化补充已建立的学校安全管理。在原有的旧的体系结构基础上加以改造,运行新型物联网技术,联合GIS 技术快速响应并选择事件援助地址;通过负载均衡技术,对物联网的进行优化,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系统开发支出和系统开发时间,有针对性的解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医疗和教育问题。
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高校应急管理是对高校危机进行预防和处理,是对危机发生整个过程的管理,其目的是为了在危机发生后可以更好的解决和控制危机,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师生的人身安全及社会财产损失。
当前,各大高校对于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工作也有着不断地进步,通过对各种实际案例的借鉴分析,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促使各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完善。需要注意的是,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还应重点关注心理异常的学生,帮助做心理开导。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方面,通过政府代表和公共卫生专家形成一个以特定形式组成的应急小组,以其为网络中心,负责指挥和协调反应网络中心的组织,从而提高应急管理效率。另外,可建立一种以信息平台为基础,将学校内部和外部联系在一起,共同应对突发事件的管理模式。
在新冠病毒流行期间,河南科技大学实行24 小时值班制度,各单位人员明确任务详情,加强对值班人员的督察,压实各级防控责任,学校、学院各干部包括辅导员、班主任、宿舍长和学生干部承担起防控责任,形成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的强大合力。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外防输入,要把人、物、环境同防贯彻到位,加强督导,不断提升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
与此同时,增强对在校学生和老师的安全知识教育。对师生进行消防、交通、食品和卫生防疫、防火、防盗、防诈骗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切实增强师生员工安全防范意识。疫情状态下,大学生的在校生活被打乱,学生被限制出行等自由,难免会产生消极情绪,另外,伴随互联网的发展,消息传递速度加快,这也意味着很多不真实的消息很容易传到学生耳边,造成学生恐慌等情绪。所以,这场疫情战役,不仅仅只是和病毒的搏斗,还是对消极情绪的防御。
关于学生心理方面的关注,学校也实行了具体的措施,着力抓教育教学、抓咨询服务、抓预防干预、抓实践活动、抓平台保证。通过这“五抓”来提高疫情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确立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五星级分类标准,排查重点人群,将名单上报给学生处心理健康中心,进行具体会诊。会诊期间,专家通过相关学生辅导员及家长对学生的情况叙述,进行等级评估,并做出干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