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一旦被确诊,患者大多想的都是怎样治疗,很难意识到有的危机已经找上自己。这个危机可能缩短患者的生存期,必须及时找出来,然后进行针对性的干预。其实,危机指的是患者内心的负性情绪,比如自责、悲伤、厌世、抑郁、焦虑等。那么,如何通过中医情志干预缓解肺癌患者负性情绪,本文将简单的为大家介绍中医情志干预的相关知识,希望对肺癌患者有所帮助。
中医情志的概念
在《中医基础理论》中指出:“情志是中医学对现代心理学中情绪的中医命名。”情志是对内外环境变化而产生的涉及心理和生理的复杂反应,具有特有的情志体验、情志表情和相应的生理和行为的变化。
中医情志干预负性情绪的方法
情志转移法 情志转移法指用含蓄、间接的方式把负性情绪转移到他处,使肺癌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到缓解。
具体方法是医生借语言示意或借物示意,让患者产生另一种信念来改变其负性情绪和行为,从而达到缓解负面心理情绪的目的,但是在采用这种疗法的时候必须谨慎,不要矫枉过正,应根据肺癌患者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例如在肺癌患者急躁焦虑的时候,医生就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暗示,将患者对其肺癌病情的过分关注,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听音乐、阅读、画画、做手工等),有利于负面情绪的缓解。
以情胜情法 指医生有意识地激起患者一种暂时的情志,去战胜、制止、克服、干预、缓解另一种偏激的情志,使机体恢复平衡,从而达到缓解肺癌患者负性情绪的目的,它是中医典型心理疗法之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载“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
具体方法是①悲胜怒法:如果患者表现出情绪激动、易怒的情况,可以通过引导患者回忆悲伤的事情或者讲述一些令人感动的亲情、友情故事,来激发患者的悲伤情绪,从而抑制愤怒情绪,达到情绪平衡的目的。②怒胜思法:如果患者表现出过度思考、焦虑的情况,可以通过引导患者发泄愤怒情绪,例如进行一些激烈的体育运动、大声唱歌等,来消除过度思考的负面影响,达到情绪平衡的目的。③思胜恐法:如果患者表现出恐惧、不安的情况,可以通过引导患者进行深入的思考,例如分析病情、了解治疗过程等,来消除恐惧情绪,达到情绪平衡的目的。④喜胜悲法:如果患者表现出悲伤、抑郁的情况,可以通过引导患者进行一些令其感到快乐的事情,例如听音乐、看喜剧电影等,来消除悲伤情绪,达到情绪平衡的目的。
说理开导法 指医生通过语言对患者进行开导劝说, 解除其疑惑或者心理负担,从而达到缓解负面情绪的方法,主要适用于猜疑、幻觉、惊恐等所致情志异常的情况。
具体方法为医生要深入患者的内心世界,让其对医生产生信任,医生通过语言进行劝说、说服、诱导、解释、鼓励、保证等,帮助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说出其真正的顾虑,然后根据不同的心理和疾病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
顺情从意法 指顺心、满足患者的某些意愿以解决其负面心理的一种情志疗法。医家常用此法及时满足患者某些合理的意愿,如包括正常的求偶婚配意愿、被压抑的求知和社交意愿等,都具有明显的正性生理效应。
具体方法如因肺癌疾病造成情绪抑郁的患者想要外出旅游,则顺应患者意愿,安排其在病情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出门旅游,旅游过程中患者能够获得内心的满足感,心情变得舒畅,对患者抑郁情绪的纠正有较好的效果。
宁静神志法 指患者通过静坐、静卧或静立等方式进行自我控制调节的一种治疗方法。
瑜伽就是宁静神志法中的一种,通过静坐、静立,达到身体、心灵与精神的和谐统一。心清神静,守神以安,护形以全,则形体安康。此法主要适用于各种情绪紧张、心理压力、私心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