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24-06-13 总第840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24-06-13 总第840期
返回上层

总第840期

科普

标题导航

介入治疗的术后护理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24-06-13来源:《医师报》作者:山东省莒县人民医院 刘庆云  阅读: 6666  【发表证书】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介入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它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通过微创技术将导管、导丝等器械引入人体内,对病变部位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与传统的手术治疗相比,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介入治疗应用范围广泛

   介入治疗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肿瘤等。例如,在心血管疾病方面,介入治疗可以用于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等;在神经系统疾病方面,介入治疗可以用于治疗脑血管疾病、颅内肿瘤等;在肿瘤方面,介入治疗可以用于

治疗肝癌、肺癌、肾癌等。

                                                                                术后护理10 条注意事项

   介入治疗的过程通常包括术前评估、手术操作和术后护理三个阶段。在术后护理阶段,患者需要按照医生、护士的建议进行护理,促进身体恢复。以下为介入治疗术后护理的注意事项:

    密切观察病情 术后患者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是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伤口情况、肢体活动等。如出现异常情况,应

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穿刺部位的护理 穿刺部位是介入治疗的重要入口,也是容易引起并发症的部位。介入治疗通常会在体表留下一个小伤口,需要注意伤口的护理,术后应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和干燥,避免剧烈运动和拉伸,以防止穿刺部位出血或感染。同时,要定期更换敷料,一般在术后24 小时内进行第一次换药。

    饮食护理 术后患者需要合理的饮食来补充营养,促进身体恢复。建议摄入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如鱼、肉、蛋、奶等。同时,要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用力排便导致穿刺部位出血。

    疼痛护理 介入治疗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应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缓解疼痛。如疼痛加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

    预防并发症 介入治疗后,患者需要预防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如血栓、感染等。应遵医嘱按时服用抗凝药物和抗生素,并定期进行检

查以监测凝血功能和白细胞计数。

   心理护理 术后患者可能会产生焦虑、紧张等情绪,应给予心理护理和安慰。与患者沟通,解释治疗过程和康复计划,增强信心和配

合度。也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康复锻炼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可以进行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身体恢复。但要注意不

要过度运动,以免造成身体负担。

   注意观察支架通畅情况 介入治疗后,如果植入支架,需要密切观察支架的通畅情况。如出现支架内狭窄或闭塞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进行处理。

   生活作息规律 介入治疗后,患者需要有规律生活和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以促进身体

的恢复。

    定期随访复查 术后患者需要定期随访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如心电图、超声等,以监测心脏功能和血管状态。

    总之,介入治疗的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护理指导,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穿

刺部位的清洁和干燥,合理饮食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注意心理护理和康复锻炼。通过精心的术后护理,可以提高介入治疗的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

科普6月13日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