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抢救室接诊抢救了4 例亚硝酸盐中毒的患者。怎么回事儿呢?
四人是超市员工,午餐时,老板给大家煮了美味的蘑菇汤;因最近天气炎热,大家口味不佳,老板娘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腌菜,谁曾想,午饭吃完不一会儿,几个人,晕的晕,吐的吐,痛的痛,所以赶快拨打了120。
接到这几人后,刚开始,高度怀疑菌类中毒,可是几个人除了这些消化道症状,全部测的指尖氧饱和度只有60~80%,嘴唇和肢端都是“乌漆嘛黑”的,抽血一查血气,氧分压正常,甚至是较正常高的;再一问,除了蘑菇,高度怀疑老板娘提供的腌菜,可能是腌菜导致的亚硝酸盐中毒。小小的腌菜泡菜,怎么就危害那么大呢?
什么是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这种化学物质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常被用于建筑和工业制造。如果不小心摄入过量,或者误食了含有亚硝酸盐的工业产品,就可能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
亚硝酸盐中毒往往是因为摄入了被污染的食物或水。例如,有些不法商家为了保鲜或改善食品的色泽,可能会违规添加亚硝酸盐。此外,储存不当的蔬菜、腐烂的食物以及腌制时间过短的食品中,也可能含有较高浓度的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中毒的症状多种多样,轻度中毒可能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等,而重度中毒则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心跳加速、血压下降等严重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如何避免亚硝酸盐中毒
绿叶蔬菜中哪来的亚硝酸盐?其实,新鲜的绿叶蔬菜中亚硝酸盐的量极少,倒是有一定含量的硝酸盐,但是,硝酸盐本身对人体没什么害处,甚至有研究表明,它还有利于控制血压、舒张血管。只有当绿叶蔬菜不够新鲜的时候,其本身含有的硝酸盐才会在细菌的还原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酸盐。不过,像番茄、茄子、冬瓜、黄瓜、豆角、豌豆等瓜果类和豆类蔬菜的硝酸盐含量本来就比较低,所以产生亚硝酸盐的危险也相对较小。为了避开亚硝酸盐,尽量吃新鲜的蔬菜。
现在提倡光盘行动,这个是非常鼓励的,但是我们得知道,经过一家人几双筷子的反复“接种”,吃剩下的菜肴中多了不少细菌,再经过细菌一夜辛勤“劳动”,这份剩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肯定会上升,所以最好吃新鲜烹调的蔬菜。
若偶尔一顿做多了,为避免亚硝酸盐的麻烦,一定要在动筷子之前就分装出来,然后密封冷藏,杜绝细菌的破坏活动。多方测定表明,这样合理冷藏的剩菜,每公斤的亚硝酸盐含量低于10mg/kg。换句话说,吃250g 这样的剩菜(我国膳食指南推荐摄入每天500g 蔬菜,日常一餐中的蔬菜摄入量通常为150 ~ 250 g),才吃进去2.5mg 的亚硝酸盐,远低于12mg 的限量,是不用担心的。
避免腌制不充分的腌制蔬菜,大量测定表明,腌制蔬菜在腌制几天到十几天之内,亚硝酸盐的含量会达到高峰,但经过2~3 周,又会慢慢地下降,20 天后一般可以达到安全水平。我国的腌制蔬菜产品亚硝酸盐残留标准是20mg/kg,而20 天腌制之后的蔬菜亚硝酸盐含量低于10mg/kg。所以应该特别警惕短期腌制蔬菜——“暴腌菜”。千万不要绝对地以为自家腌制菜就一定安全,只有腌制时间达20 天以上,才能放心食用。
针对不合格的熟肉制品,GB 2760-2014 允许亚硝酸钠、亚硝酸钾使用于腌腊肉制品、酱卤制品等是肉制品中,我国的熟肉制品亚硝酸盐残留标准是30mg/kg,只要购买的是合格产品,无需担心亚硝酸盐会给身体带来危害。所以购买这类食品时,一定要注意选择正规的销售渠道。小摊小贩在添加亚硝酸钠的时候往往很难控制数量,非常容易出现过量添加的情况。
鱼类等水产品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都有可能找到亚硝胺的踪迹,特别是各种咸鱼、各种干制的小鱼小虾、虾皮、海米、鱿鱼干等,亚硝胺含量可能比较高。如果闻到这些干货有不新鲜的气味——刺鼻的氨气味或者腥臭味,就要提防致癌物亚硝胺了。所以,购买这类食品时,一方面注意选择正规的销售渠道,另一方面少买,买回来一定要注意在密封、干燥的地方存放。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亚硝酸盐中毒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提高警惕,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就能有效地避免这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