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尤其在老年人群中。股骨颈骨折不仅会导致急性疼痛和行动不便,还可能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甚至死亡。
原因
外力因素 老年人由于髋周肌群退变和反应迟钝,不能有效地抵消髋部有害应力。加之髋部受到的应力较大,局部应力复杂多变,因此不需要多大的力,如平地滑倒、由床上跌下或下肢突然扭转等都可能发生骨折。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导致骨强度下降,特别是在股骨颈上区滋养血管孔密布的地方,这会使股骨颈的生物力学结构削弱,从而变得脆弱。
意外事故 青壮年的股骨颈骨折通常由于严重损伤,如车祸或高处跌落致伤。
疲劳骨折 过度或长时间的负重劳动或行走,可能逐渐导致股骨颈骨折。
诊断
病史询问:询问患者是否有跌倒或直接撞击髋部的经历。了解患者是否有骨质疏松症或其他可能导致骨折的疾病。
临床检查:检查患者的髋部是否有肿胀、疼痛点或压痛。观察患者行走时是否有跛行或不能负重。
影像学检查:X 线检查是诊断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方法,可以清晰显示骨折线和骨折的类型。如果X 线检查不够清晰,CT 扫描可以提供更详细的骨折信息,有助于评估骨折的严重程度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X线和CT 都不明显的微小骨折,MRI 可以提供更敏感的检测。
骨折分类:根据骨折的特点,可以使用Garden 分类或Pauwels 分类来评估骨折的稳定性和治疗策略。
治疗
非手术治疗 适用于身体合并较多基础疾病,存在麻醉禁忌或手术禁忌的患者。主要方法包括卧床牵引和“丁”字防旋鞋固定。优点是避免手术,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疼痛。
手术治疗 闭合复位微创内固定:适宜中青年患者,运动功能要求较高的患者。优点是手术创伤小,出血少,保留自体股骨头,减少卧床时间。
关节置换 适宜老年患者。优点是术后可以早期下地康复训练,卧床时间短,能够避免因卧床导致的相关并发症。
术后康复 早期床上功能训练:术后早期活动的目的是保持关节的稳定性和肌肉的张力,防止出现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运动和下肢肌肉收缩活动及膝关节的主动、被动运动。
预防
保持营养均衡:确保饮食中含有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以增强骨骼健康。
避免跌倒和摔伤:在家中采取措施,如清理地板上的障碍物、安装扶手和使用防滑地毯等。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会增加骨折的风险,也会影响康复过程。
体育锻炼:坚持日常的体育锻炼,尤其是室外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钙质的代谢,有利于骨质矿化,增强骨质。
家居安全:改善家居环境,避免滑倒和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