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为急诊科的常见病种,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中毒经验丰富,常见的中毒主要是农药、杀虫剂、抗抑郁药物等,但最近四川省人民医院院急诊收到几例少见的中毒病例。之所以少见,因为其使用场景多在四川省藏区,中毒人群均为藏族人,且致死率高,为了让藏区同胞了解该药物,减少该中毒的发生,现为大家介绍这种毒物以及他的表现和相关治疗等内容。
藏区多见的一种毒素
引起中毒的药物全称为硝氯酚伊维菌素,其中导致中毒的成份主要为“硝氯酚”,该药为牧区日常驱除牛、羊肝形吸虫较为理想的治疗药物,多用于青海、西藏自治区等畜牧业发达地区,所以牧区多见,四川的话主要在藏区使用,当地人民又叫该药为“杀狼药”,顾名思义狼吃了都会死,可想而知其毒性大,藏区医生多在此经验丰富,多根据患者使用量和症状来判断严重程度,但因医疗条件有限,大多建议其转至上级医院治疗。
常见中毒方式
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科近几年收治了多例硝氯酚中毒患者,均为藏族人,其中毒原因与农药、抗抑郁药中毒等不同,农药、抗抑郁药多为自杀性口服,而硝氯酚大多为误服。统计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硝氯酚中毒患者信息发现,90% 以上均因不认识汉字,而该药外观与我们日常服用药品类似,误认为是感冒药、助消化类药、中成药等服用了,服用后或因家里认识汉字的家属发现,或因出现一些中毒症状至当地医院被发现是硝氯酚中毒。
中毒表现
硝氯酚可使人体糖有氧代谢受阻,致心、肝、肾、脑等重要器官功能受损,尤以脑组织损害严重。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大汗、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还可有烦躁不安、嗜睡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表现。中毒患者死亡时因全身肌肉僵直,死亡后表情为“苦笑”面容,非常特别。硝氯酚中毒潜伏期为0.5~6 h, 其具体中毒剂量不明,排泄较慢, 致死率高。
治疗方式
因其高死亡率,藏区同胞发现误服后需第一时间至就近医院行洗胃、导泄等治疗,清除未吸收毒物是救治的首要步骤。硝氯酚中毒尚无特效解毒药, 排泄较慢,死亡率高,建议中毒在早期洗胃等处理后尽早往有救治条件的上级医院转诊。
医务人员可在转诊前联系上级医院是否有条件行硝氯酚浓度检测和血浆置换治疗等,因为后续治疗需根据中毒患者的症状和硝氯酚浓度来决策是否需要行血液净化和血浆置换等治疗。
“杀狼药”中毒治疗很关键,四川省人民医院院急救中心有丰富的救治经验及完整的治疗流程,可大大减少死亡率,但当我们看到人们因不小心吃了几片硝氯酚后,在我们急诊科最后全身僵硬痛苦的死去时,看到家属后悔万分的痛哭为什么不把驱虫药单独放置时,我们还是会感慨万千。医疗人员虽然会尽全力救治,但我们还是希望从源头上减少中毒事件的发生。
本次科普目的就是希望藏区同胞了解这个药,就算不认识汉字,也能牢牢记得这个药的样子,并把该驱虫药和日常常用感冒药等分开放置,不再发生误服的事件。该药虽然驱虫效果好,但因便宜,在藏区广泛使用,在不久的将来我希望会有低毒但有效的驱虫类产品替代硝氯酚,也希望厂家能把该药包装更改为更明显的区分日常服用的常见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