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包含了身体一系列的病理变化。而在这其中,神经系统的损害更是不可忽视。什么是糖尿病的神经损害?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糖尿病的神经损害是指由于长期高血糖状态导致神经系统的损伤。这种损伤可以出现在全身各个部位。
1. 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酮症酸中毒、高渗高血糖综合征或低血糖症导致的神志改变 这些并发症可能导致患者意识模糊、昏迷等症状。
缺血性脑卒中 长期高血糖可能导致脑血管硬化,进而引发脑缺血、脑梗死等问题。
脑衰老加快和老年性痴呆 长期糖尿病可能导致脑功能衰退,增加老年痴呆的风险
2. 周围神经病变
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 这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影响四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患者可能出现肢体麻
木、疼痛、肌肉无力等症状。
局灶性单纯性神经病变 这种病变通常只影响某个具体的神经根或神经纤维,导致特定的运动或感觉功能受损。
非对称性多发性局灶性神经病变 这种病变影响多个不相关的神经根或神经纤维,导致不均匀的神经功能损害。
多发性神经根病变 影响多个神经根,可能导致多肢体的运动和感觉功能受损。
3. 自主神经病变
症状严重者预后不良 自主神经病变可能导致严重的胃肠道问题、心血管问题以及泌尿生殖系统问题。
临床表现多样 胃排空延迟可能导致饱腹感持续、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心血管方面可能出现休息时心跳过快、血压偏低等问题。
糖尿病神经损害的治疗
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是治疗糖尿病的一线药物,通过抑制肝葡萄糖输出和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来降低血糖。除了降糖作
用外,二甲双胍还有减轻体重、改善血脂、增加纤溶系统活性、降低血小板聚集性和改善动脉壁平滑肌细胞或成纤细胞生长等作用,有助于延缓或改善糖尿病的血管并发症。
甲钴胺 甲钴胺是一种维生素B12 的衍生物,主要用于营养和支持神经。在临床上,甲钴胺常用于治疗手麻脚麻和身体局部麻木等症
状。除了药物治疗,还可以配合按摩、热敷等物理治疗,同时注意适当活动,避免长期不动。
中医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病的方法包括中药
治疗和针灸疗法等 中医治疗的重点在于辨证施治,专病专方。具体治疗方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同时配合饮食调节、心理疏导
等方法进行综合调治。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管理
根据自己的身高、体重和活动量,计算每日所需热量,保持摄入与消耗的平衡。合理搭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三大营养素。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全谷类、蔬菜、水果等。
尽量避免食用高糖食品和饮料,如糖果、巧克力、甜点等。水果的摄入也要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鱼、瘦肉、豆类等。同时,注意控制盐的摄入,以降低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保持规律的进餐时间,避免暴饮暴食。尽量少吃夜宵或零食,以免影响血糖的控制。糖尿病患者应充分了解饮食治疗的重要性,树立
信心并持之以恒地执行饮食计划。
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基础上,考虑到个人的饮食习惯和口味偏好。如果你对某些食物过敏或不喜欢某些食物,可以根据个人情况灵活调整饮食计划。找到适合自己的饮食方式并长期坚持,才能更好地控制血糖和预防糖尿病的并发症。
糖尿病的神经损害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通过科学的诊断和治疗,以及合理的饮食管理,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
量。同时,预防工作也必不可少,我们应该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糖尿病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