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24-06-13 总第840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24-06-13 总第840期
返回上层

总第840期

科普

标题导航

人性化管理对门诊护理质量提升的实用性

发布时间:2024-06-13来源:《医师报》作者:深圳福田区妇幼保健院 郭则蘅  阅读: 9981  【发表证书】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门诊需要接诊大量的患者,具有较强的人员流动性,护理人员的工作任务较多,因此发生护患纠纷的概率就较高。为了有效改善门诊的护理质量,提升门诊就诊患者的满意度,就需要使用有效的门诊管理方式。

    近几年人性化管理模式作为管理门诊护理的全新方式,和常规的护理管理方式比较,人性化管理的方式将护理人员作为中心,更注重人文关怀与护理管理之间的和谐统一。在门诊管理期间,为护理人员制定更加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并对护理人员的值班班次进行合理安排,这样不仅能将护理的质量有效提升,还能在最大的限度内满足护理人员的需求。并且管理人员通过改善工作的氛围,对护理人员进行人文关怀,创造出更利于学习的氛围,能有效将护理人员的学习热情以及工作热情提升上来,将门诊护理人员之间的人际关系水平显著改善。

                                                                                                人性化管理制度

   第一,管理人员在对管理制度进行制定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护理人员的意见,根据门诊护理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更具人性化的护理管理制度,对传统制度中与实际情况不符合不公平的管理条款进行修改,通过这样的方式,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上来。

   第二,合理排班,在制定护理人员排班表时,要打破传统固定排班的束缚,以门诊就诊的高峰期以及护理的实际需求为依据,为护理人员排班,在就诊高峰期适当地增加护理人员的在岗数量,对护理人员的白班和夜班数量进行合理安排。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满足护理人员的合理休假需求。

   第三,创建人性化的工作氛围,管理人员为护理人员创造出更加人性化的工作氛围,为丰富护理人员在业余时间的文化生活,可以定期组织集体活动。在节假日或者护理人员生日时发放礼品,让护理人员感受到管理层对自己的关怀。

   第四,创造利于学习的氛围,为了将门诊的护理质量有效提升,管理人员要为护理人员组织定期培训。在展开培训时,可以借助音频、演示的方式,使培训内容更加形象,更容易记忆。在培训结束之后进行评比考核活动,对在培训中表现突出的人员给予一定奖励,用这样的方式来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的热情。

   第五,要有效处理护患纠纷,如果在门诊护理的过程中产生护患纠纷,管理人员要避免在处理纠纷时简单批评处罚护理人员。在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之下,管理人员要对产生纠纷的原因详细了解,如果确实因为护理人员导致的,要使用恰当的方式指出其在为病患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有效的改进措施,对出现错误的护理人员给予言语鼓励以及行动支持,避免其在日后的工作中出现同类问题。

                                                                                          人性化管理制度的意义

   常规管理模式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以患者为中心,制定相关的管理措施,不能详细地划分责任机制,因此管理效果不理想。而使用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可以在管理的过程中做到以人为本,在管理期间注入感情,对护理人员给予足够的关爱及理解,确保其能体会到管理层对其的尊重和爱护。在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下,为护理人员创造出轻松愉悦的工作环境,肯定其在工作期间的价值,将护理人员的工作潜能充分激发出来,提升其对护理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有利于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除此之外,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也能及时关注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有效地融入人文关怀,帮助护理人员缓解压力,减轻不良情绪,激发出护理人员的内生动力,使其以较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进行护理工作,提升整个门诊护理团队的凝聚力,有助于提升门诊护理管理的工作质量。

   总而言之,在医院门诊的护理管理过程中,使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可以有效调节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关系,提升患者对医院门诊护理的认可度以及对医院门诊护理的满意度。还能对原有护理模式的不足之处进行优化和改善,提升医院门诊的护理质量以及水平,在最大的限度内提升护理不良事件的管控力度,保证患者有一个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有效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概率。

科普6月13日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