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医院的设计者和领航 人 ,既 要 仰 望 星 空 ,又 要 踏 实 亲 躬 。 因为他们明白他们的视野 有多大 ,医院的格局就有多大; 祉 他们的胸怀有多广,人民的福 就 有 多 大 。
蔡秀军 敢想敢创 以高质量发展促同质化医疗
作为医生,他在腹腔镜外科领域进行了创新 性的系统研究,发明多功能手术解剖器创建腹腔镜 刮吸解剖法切肝技术(编入美国外科学院手术教材), 发明完全腹腔镜绕肝带法二步肝切除术,发明了“支 架法肠吻合术”、“支架法肠转流术”,减轻患者痛苦。
作为医院管理者,他以“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标 杆医院”为目标,带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 院在医疗体制改革、现代化医院管理、微创医学、国 际合作、智慧医疗等领域持续领跑,在全国三级公立 医院绩效考核中连续五年蝉联全国前1%的A++成绩, 位列全国第九名;发明了“平疫结合”快速切换病房。
作为全国政协常委,他关注民生,提出以基层 为重点推进健康服务能力建设,对推进城乡医疗资 源均衡化、实现共同富裕产生了重要意义。
他就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
孙锟 敢为人先 打造全生命医学周期大型综合性医院
他以务实精神,将特色理念付诸于行。聚焦于“优 化流程改善服务”,将现代企业的管理方法、手段、 工具、理念在医院一步步落地。 他坚守公立医院公益性初心,持续推动“健康版” 医联体建设,荣获“上海医改十大创新举措”,获得国 务院医改办的高度肯定;他推动医院在全国率先成立临 床研究与创新中心,在国际上首创“生命早期千天计划”, 并创新建立“宫内儿科学”学科,建立儿童出生缺陷超 早期医防融合平台,带动医院整体发展;他始终把职工和 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把医院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努力工 作开拓创新,不断推进医院又好又快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他就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院长孙锟。
廖专 集智实力 讲述长海故事
从催生医疗服务内动力、扩大学科品牌影响力、提升队 伍核心竞争力入手,他大力推进医疗服务和质量内涵建设向高 质量跃升。在他的带领下,医院新增国家和军队临床重点专科 13个,新增全国重点实验室 1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 1个,军 队重点实验室 1个,实现国家、军队和上海市科研平台大满贯。
他牵头建设深蓝医联体,与驻区创新开展“1+7+N” 医联体合作,组建专科联盟 20个,覆盖军内外单位 400余家, 医院“朋友圈”进一步扩大;带领医院率先建设“独栋式”“一 站式”的示范性研究型病房,成立“深蓝”科普工作基地, 组建首个院士科普讲师团,用实力发出长海声音、讲述长海 故事。集智出台具有长海特色的人才管理策略,以国家优青、 万人青拔、青年托举为代表的一大批新兴人才脱颖而出。 他就是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廖专。
吴昊 创新引领 抓住医院发展主动权
他是军地复合型医院管理专家,先后在三所全国百强医院 担任主官,创立一流学科人才体系,创新医院高质量发展机制, 高层次人才、高等级成果增量全国同类医院领先,诊疗质量和 服务能力西部领先,医院临床医学进入全球前 1‰学科行列。
他长期致力于卫生健康大数据治理、智慧医院体系构建、 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救援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较早阐明“数字 化医院”系统结构及功能设计,推动临床大数据及医学人工智 能多学科创新范式,创新提出移动式传染病医院设计、运行及感 染防控新模式。
他就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吴昊。
吴英锋 以特色专病发展 谋求“变道超车”
自 2021 年担任院长以来,他立足城市副中心发展实际和医院 区域医学中心的发展定位,确定了医院未来上下贯通、顶天立地, 两端延伸,打造全生命周期管理链条的“十”字战略,依托清晰的 战略方向,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在他的领导下,医院获国家紧密型区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单 位、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省级管理中心、北京城市副中心医 产协同创新中心等称号,积极践行“北三县”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12 个科室获批北京市临床重点专科,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持续保持 A级。2023年,医院在北京市医疗服务能力管理综合评价排名中位列第6位。
他就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吴英锋。
徐万海 发挥专家型院长优势 提升区域肿瘤防治水平
作为外科医生,他十余年如一日,每天 早上五六点钟出现在医院病房、手术室。多 次在北京、上海、俄罗斯等地进行手术演示。 深耕膀胱癌早期诊断科学研究工作,2023 年荣 获中国抗癌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多年来他走 遍省内 30 余个县市,推广先进肿瘤治疗理念 和手术技巧;提升县市医院治疗水平,让百姓 在“家门口”也能享受优质医疗资源。
作为黑龙江省肿瘤医院院长,他以区域肿瘤防治 工作为重点,“防 -筛 -诊 -治 -康”——推动肿 瘤早筛早治,规范治疗。2023 年度推动医院在全国公 立医院绩效考核中晋升为肿瘤专科医院第六名。
他就是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徐万海。
葛明华 以患者诉求为动力 创新医院管理模式
他坚守临床一线 30 多年,已开展各类头颈肿瘤 手术近万例。他秉承“患者的诉求是我们的创新动力” 理念,不断对头颈肿瘤的诊治进行改良创新,创建“葛郑氏七步法”微创技术体系,发明的相关手术设备获 医疗器械证书 1 项并实现产业化。
作为医院管理者,他勇于改革创新,实施“多劳 多得、优劳优得”绩效改革方案,积极探索未来医疗建 设。近五年来,医院医疗业务和科研业绩均成倍、数倍 增长,重点技术和重点病种收治量大幅上升,获批两个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为促进医疗共富做出突出贡献。 他就是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葛明华。
王贵英 科学化 规范化 精细化 创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范例
她先后在 3 家医院担任领导职务。在河北医科大学第 三医院任职期间,医院多次进入全国百强,骨科专业稳居全 国第一方阵,医院获批国家卫生应急移动医疗救治中心及国 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迟滞多年的门诊大楼 1 年内启用,医 院诊疗能力和应急救治能力不断提升,医院党建工作经验做 法获全国 2021 年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优秀范例。
就职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后,她推动医院发展成为医疗技 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全省领先的大型综合医院,公立医院绩效考核 成绩不断提升,数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获中央财政支持, 获批国家癌症中心肿瘤规范诊疗质控试点单位,医院鹿泉院区、上 庄院区相继启用,正定院区加速建设,先后获批国家重大传染病防 治基地项目、河北省妇产中心建设项目,“一院多区”发展格局基 本形成,医院在 2022年度全省公立医院党建质量评价中获第一名。
她就是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党委书记王贵英。
王建 卓越领航 创新致远
她明确提出的“54321”发展思路,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她注重 学科和人才建设,以“医教研防”内涵建设为核心,不断提升医院的综 合实力。在她的精心策划和推动下,医院不仅成立了神经外科分院,还成为 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的实践教学基地,为培养医学人才贡献了力量。
她积极推动 6S 联盟医院环境、医疗质量、医疗服务等综合能力 的提升,为整个行业的进步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她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医 院管理者,更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医学领路人。在她的带领下,航空总医 院必将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作出更大的贡献。
她就是航空总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王建。
韩杨云 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理念 塑造医院发展新优势
不再是医而优则仕,也不再是碎片化的医院管理思维,他按照 质量管理的国家(国际)标准,导入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积极牵头 实施医院质量改进,推进医院管理的科学化、学科化。
他狠抓基础医疗质量,将制度形成 SOP、形成表单和流程;他创 新型地引入“项目经理”管理模式以推动跨部门协作;他创建了省内手 术量最大的日间手术中心,积极推进学科融合并将在今年呈现一个全新的 “第五代医院”。基于患者满意的多项案例参赛成绩优异,获国家和行业 认可。他推进智慧医院建设,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成德同城化。 在他的带领下,医院在近 5 年国考中取得 3 年 A+,两年 A 的优异成绩。
他就是德阳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韩杨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