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荆冰)作为偏居济南 市东北区域的一家有 70 多年历史的老院,如何 从周边林立的兄弟医院中脱颖而出,步入高质 量发展的快车道 ? 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 称为“市立三院”)依靠不断提升的医疗服务 水平和暖意融融的惠民举措,交出了一张沉甸 甸的答卷。
2023 年,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提质升级”,5.6 万平方米的康养楼投入使用,10.2 万平米的应急 医学楼顺利竣工,国内首台 HoloSight 骨科机器 人系统落户,全国首个采用全铝桁架结构的停机 坪试飞成功,更多“国家级”医院专家来市三院 坐诊、查房、手术。医院还增加了新“标签”: “国家骨科手术机器人示范应用中心” “济南市 应急医学中心”“济南市紧急医学救援基地”, 胸痛中心顺利通过国家胸痛中心全国最高级别认 证……
2021 年晋级三级医院,2022 年首次参加国 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即进入全国排名的前 35%, “建设一个特色明显、实 力强大、现代化的综合三 甲医院,为属地百姓提供 优质医疗服务,就是我们 的目标!” 济南市第三人 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王业本如是说。
“请进来”“送出去” 提升医疗救治能力力
近几年,在市立三院 就医的患者和家属中流 传着这样一句话,“三院 不是原来的三院,在三院 看病也不仅仅是三院的 医生给看病。”通过群众 “口碑相传”来到三院就 医的患者越来越多。
一座医院的高质量发 展之路,学科建设和人 才培养是核心要素,市立 三院通过“请进来”“送 出去”提高本院的学科发 展水平,加快本院人才成 长,从根本上推动整座医 院向国内一流水平看齐。
针对老百姓对于肿 瘤、心脑血管等疾病高 水平诊疗的需求,围绕 技术提升,学科建设, 他们把北京、上海的一 流医生请到三院来坐诊、 查房、手术、培训。同时, 把本院的医生、护士、医 技人员、管理人员送到北 京、上海的一流医院去深 度、全面学习。在市立 三院的合作医院名单中, 包括北京协和医院、首 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 贞医院、北京天坛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复 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等 众多国内顶尖医院,患 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这 些医院的专家诊治,省 去‘跨省医疗’的麻烦, 而且专家费用是医院来 承担,患者只需按照医 保政策缴费,省去了奔 波的辛苦。
与此同时,医院多渠 道引进各级各类人才 300 余人,其中博士、硕士 研究生 140 余人。同时, 医院外派 200 余人次前 往全国著名医院以及国 外医院进修学习,全面 提升整体救治水平。
通过“请进来”“送 出去”,市立三院的医疗 水平得到各方认可,门诊 人数、床位占用数、出院 人数等各项指标明显提 升,肿瘤、心血管、脑血 管等多学科诊治水平大幅 提升,医院在打造济南东 部区域医疗中心的道路上 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智慧医疗、技术创新惠及更多患者
不久前,家住济南 市的王先生从高处摔落, 诊断为严重骨盆骨折, 由于同时伴有复杂基础 病,为达到最佳治疗效 果,创伤骨科专家决定 请刚落户三院的国内首 台 HoloSight 骨 科 机 器 人协助手术。术后麻药 消退,王先生马上就能 在床上活动自如,翻身、 坐起更是不在话下。
骨科一直是市立三 院 的 传 统 强 势 学 科, 1985 年 10 月 24 日,医 院就成功完成了第一例 断掌再植术,1997 年成 立了手外科专科病房。 经过二十多年的潜心积 累,骨科已经有 5 个亚 专科、8 个病区、350 张 床位,在济南市名列前 茅。2016 年, 医 院 抢 抓机遇,引入全国第三 台、山东省第一台天玑 骨科手术机器人,手术 量 达 到 1000 余 台。 由 于在探索机器人应用手 术方面取得优异成绩, 国家科技部将“国家骨 科手术机器人示范应用 中心”落户市立三院, 如今又引进了更先进的 HoloSight 骨科机器人, “这台机器人可以在手 术中实时进行监测,是 三维立体呈现,可以根 据复位情况进行精准置 钉,能多角度全视野全 方位观察骨折复位手术 情况,这台设备更精准、 更微创、更安全。”王 业本说。
在济南市第三人民 医院,免费、高效的多 学科会诊机制也让更多 疑难杂症“迎刃而解”。 集合了市立三院以及北 京、上海等地的一流医 院专家的多学科会诊专 家团队中,每天下午 3 点 30 分,都会一起对当 天收到的疑难杂症病例 进行集体讨论 , 给出个性 化的诊疗方案,越来越 多患者在这里享受到更 加优质的临床治疗。“我 们的 MDT 对患者完全免 费,他们不需额外花钱, 就能享受到多学科专家 乃至一流医院专家的诊 疗服务,提高了诊疗效 果。另一方面,患者不 用辗转多个科室,省去 了很多跑腿的环节,也 节省了患者的时间和精 力,实现了最大限度的 让利于民。”
风起扬帆正当时, 踔厉奋发攀高峰。济南 市第三人民医院正继续 凝聚力量、砥砺前行, 奋力开创济南东部区域 医疗中心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