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王丽娜)2001 年之前, 肿瘤治疗是放化疗和手术治疗的天下。随着 2001 年 全球首个肿瘤治疗靶向药上市,2014 年,全球首个 免疫治疗药物上市,新型治疗手段层出不穷,不断 延长着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2006 年,中日友好医 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贾立群接任科室主任。他告 诉《医师报》记者,当时看到西医肿瘤学飞速发展 势头,“我很有危机感。” 而危机是最好的创新动力, 此后他带领科室坚守中西医结合治肿瘤的初心,在 传承中不断创新,中医药 + 放化疗、中医药 + 免疫 靶向治疗、中医药 + 人工智能……他用一个个方剂、 一项项创新和他所挽救的一个个鲜活生命,证明中 西医结合不但可以提高患者生 存质量,还能延长他们的生命, 是肿瘤治疗最好的选择。
在第九届医学家年会 上,贾立群荣获“十大医学 创新专家”荣誉。
筛防诊治 足迹遍布食管癌高发区
江西于都、贵州习水、 甘肃宕昌、四川盐亭、山西 阳城、河北陶泉乡……这些 不是某个人的旅游目的地, 而是食管癌高发区,所有这 些地区贾立群都走过,他带 着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 计划项目,在这些地区开展 农村肿瘤筛查与防治关键 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2024年农历新年之前, 他还去正在推进食管癌筛查 项目的磁县陶泉乡查看了一 圈。贾立群说:“村里以前 都是泥巴路,现在修了柏油 马路,反而冬天汽车遇到个 坡就上不去,需要下来推。” 这已经是他不知多少次来到 这里,他用首创的舌象加高 危因素联合筛查的食管癌高 发区筛查模型,将这里食管 癌检出率提高了一半,为食 管癌高发区筛查与防治提出 了新方法,并建起了基层医 院肿瘤专科示范基地。
他还将中医“治未病” 的智慧与现代人工智能 (AI)相结合,研发了中 医智能健康“望知”系统, 将人群舌象大数据输入系 统,可以更加精准和广泛 地进行人群筛查服务。
对于筛查出的食管癌 癌前病变,以前西医的方 法是“等待观察”,疾病 进展成食管癌后,再行切 除治疗,而贾立群通过对 早癌人群的大量摸查辨明 病机,发现用简单中药即 可阻断癌前病变,使之不 再演变成食管癌,这一发 现让有癌前病变的患者无 需在焦急中被动等待,也 让祖国医学宝库在“治未 病”领域熠熠发光。
除了对癌前病变的干 预,他还和团队研制出食 管癌相关经验方。以往都 是在西医治疗结束后,用 中医治疗西药引起的不良 反应,而贾立群则提倡将 中医药介入时间提前到新 辅助治疗阶段。西医治疗 食管癌,患者五年生存率 仅为 30%~40%,他的一位 局晚期食管癌患者,在使 用中医扶正通膈方联合西 医的免疫治疗、化疗,治 疗 3 个周期后,请胸外科 手术,发现切下来的组织 中已没有癌细胞了,实现 了病理性治愈。
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食管癌协作组组长,他 主持并制定了食管癌中西医 结合诊疗指南,将经验和研 究写入指南,为在全国推广 食管癌防治打下了基础。
西医肿瘤学飞速发展 带来危机和机遇
1984 年,中日友好医 院建院之初就开设了肿瘤 科,广安门中医院(今中 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张代钊是全国中西医结合 肿瘤学科创建者之一,他 被派驻中日友好医院援建 中西医结合肿瘤科,成为 首任科主任。“当时全国 还没有几家开设中西医结 合肿瘤科的医院。”李佩 文是第二任科主任。那时, 肿瘤治疗只有三板斧—— “手术、放疗和化疗”, 科室围绕放化疗不良反应 下功夫,在中医药防治放 化疗不良反应方面奠定了 基本治则、治法,一定程 度上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 量,并在 20 世纪肿瘤高发 区应用中医药防治食管癌 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科室还在李佩文主任的带 领下,在中西医肿瘤姑息 治疗方面作出大量工作, 研制了多种院内制剂,提 高了中晚期患者肿瘤并发 症的疗效。
进入新世纪,西医治 疗肿瘤方式飞速发展,新的 治疗手段层出不穷;同时, 医学进入循证医学时代, 对于传统中医药的疗效有 了新挑战。“这些让我很 有危机感。”贾立群坦言, 但与此同时,他也在危机中 看到了新机遇。“一代人 有一代人的使命”,他觉 得发展中医药,将其与现 代医学紧密结合发挥其优 势是这一代中医人的使命。 2006 年,他接任科室 主任后,一方面将科室以 往在中医药治疗放化疗不 良反应的经验通过循证医 学加以验证;另一方面, 紧跟肿瘤治疗前沿,探寻 中医典籍之外现代西医治 疗肿瘤导致不良反应的治 疗途径,并探索中医药联 合最新西医治疗手段,提 高肿瘤治疗有效率的方法。
随着生物靶向抗肿瘤 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其所致的手足综合征在临 床中日益增多。有一位使 用免疫治疗后出现手足综 合征的西藏患者找到贾立 群,“患者表现为水疱、 红斑肿胀、疼痛。”治疗 一周后,症状基本缓解。 “对于这种症状,西医治 疗手段有限,而中药的有 效率可达 85% 以上。” 贾 立群介绍。此外,在其他 肿瘤治疗不良反应如癌痛、 放疗所致皮肤损伤、口腔 溃疡等方面,“简验便廉” 的中医外治法都能起到良 好的疗效。像这样改善患 者生存质量的技术,肿瘤 科还有 20 几项,解决了多 种肿瘤并发症,并经临床 研究证实其疗效,制定了 操作规范,在 300 余家医 联体推广应用,引领了中 医肿瘤专科特色技术的发 展。在此基础上,贾立群 主编《肿瘤中医外治法》 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 作二等奖。
除了用中药治疗西医 治肿瘤导致的不良反应, 贾立群团队还开展了多项 中西医联合治疗增加肿瘤 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经 过十几年的研究,我们取 得了一定的成果,获得国 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在科室参与的一项国际合 作研究项目中,中医益气 养阴法联合树突状细胞免 疫疗法治疗晚期非小细胞 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 可延长 10.7 个月,比单纯 化疗高出一倍。”
坚持中西医结合不动摇
在贾立群看来,中医 的优势不是抗肿瘤,而是 发挥整体调节作用,提升 身体机能。西医在诊断和 杀灭肿瘤方面又具有很大 优势,所以中西医结合是 肿瘤治疗最好的方式,而 综合医院最具有发展中西 医结合学科的天然优势。
在中日友好医院中西 医结合肿瘤科,每周二都 会组织多学科中西医专家 讨论病例,为患者寻求个 体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 案。“我们的团队也是中 西医结合的团队,不光有 中医医生,也有西医医生。 我们与全院其他科室携 手,通过多学科诊疗模式 来帮助患者。”贾立群说。
“时光荏苒,奋斗不 息。”历经 40 年的临床 实践与创新,科室始终坚 持中西医结合不动摇,还 发展出以食管癌、肺癌、 乳腺癌、结直肠癌、神经 内分泌肿瘤为 5 大优势病 种的亚专科,每个亚专科 都有学科带头人。
为了让年轻人早日 独当一面,贾立群将承担 国家级课题的机会给他 们,自己则在后面协助和 指导。科室年轻人也不负 众望,在解决化疗导致周 围神经痛这一世界难题方 面做出了一定的成果。他 们研发的中药外治法治疗 周围神经痛,有效率可达 75%。相关治疗机制的基 础研究,还得到参与美国 ASCO 壁报展示的机会。
结 语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肿瘤患者越 来越多,他们基础病多、免疫力差。贾立群说: “衰老和肿瘤病机相似,中西医结合肿瘤学必 将有更广阔的前景。肿瘤西医治疗手段不断革 新,中西医结合专业年轻人除了要了解肿瘤西 医治疗进展,还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创新有 我的态度,传承和发扬好祖国医学,让中西医 结合肿瘤学成为肿瘤治疗创新的突破口,让更 多肿瘤患者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