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24-03-21 总第829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24-03-21 总第829期
返回上层

总第829期

发布时间:2024-03-21

第九届医学家年会(2024)特别报道

标题导航

麻醉医师既需“全”又要“专”

发布时间:2024-03-21来源:《医师报》作者:融媒体记者 陈惠  阅读: 5118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1711855204117.png

    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陈惠)中 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徐守春教授是 中国心血管麻醉早期研发者之一,早 年跟随吴英恺教授,从协和到解放军 胸科医院,再到阜外医院。他和同事 成功研制阜外医院首台体外循环机; 之后又改进半身体外循环法;他还首 次发现并成功救治体外循环手术后引 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例。 

    他说:“麻醉医生必须了解全 身各个器官知识,包括生理、生化 , 病理等,广泛阅读文献,了解国内 外最新医学进展,并应用于临床, 随时应对术中术后的突发 事件。”第九届医学家年 会上,徐守春被评为“2023 年度十大医学泰斗”。

                                                                        研制北京第一台体外循环机

     解放军胸科医院麻醉科成立于 1956 年。当时条件非常艰苦,处于完全与国际 隔绝交流的境况,只能通过医学杂志来获 取知识和最新信息。而在此之前,我国麻 醉手段非常有限,一直使用的是比较原 始的办法,即在患者面罩上铺上十几层纱 布,然后采取人工滴注乙醚或氯仿的方式 开展麻醉,手术做多久,就滴多久。后来 用气管内麻醉,但气囊需用手捏,一捏就 是 5~6 个小时,劳动强度非常大。

    开放式的心脏内复杂手术要用体外 循环机,当时国内一些医院如上海已经 开始自行研制。1958 年,吴英恺教授安 排外科李平、麻醉科徐守春和生理科张 琪成立了体外循环研究小组,邀请协和 医院修理工厂工程师一同研究。团队到 上海参观了 3 家医院体外循环机研制工 作。但当时上海也在实验阶段,有一个 关键技术问题未得到解决。 

   幸运的是,1956 年从美国回来的苏 鸿熙和从法国归来的范秉哲各自带回了 一台美制体外循环机。一次苏鸿熙带着 体外循环机到胸科医院演示,工程师看 到后立即明白,最难的技术在于无极变 速,掌握了这一点,体外循环机的研制 技术得以突破。

1711855250562.png

     经过一年多的时间,阜外医院第一 台体外循环机被研制出来,名为“北京 一号”,开始了动物实验。

    那时阜外医院的手术量很大,他们 白天进行手术和麻醉到下午三点,回到 实验室做动物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实验, 术后还要给动物术后护理,一直到天亮。 常常是一整夜不得闲,困时就只能打个 瞌睡。第二天又开始上台做手术和麻醉。 就这样试验了上百次,经过一年多的时 间,“北京一号”给动物做心脏手术的 成活率逐渐上升,终于在 1959 年被批准 用于临床。

      “北京一号”后来经改进又制成了 “北京二号”,用它们做了 145 例体外 循环手术。 

                                                                    像培训驾驶员那样培训麻醉医师

     徐守春说,麻醉医师所需要掌握的知 识多,应经过各个外科培训,而且必须是 在综合医院培训。局部、脊髓、硬膜、神 经丛、妇产科麻醉,送出去培训 1~2 年。 与外科医师轮转一样,麻醉医师也应具备 普遍知识基础,才能进一步“专”。应在 腹部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等轮转 4 年, 掌握新技术,具备较广的知识面。

    徐守春特别注重培养年轻人。过去, 他每天在手术室里巡视,指导“新手”, 一旦发现问题,立即纠正。他说,培养年 轻人一是要注重具体操作,放手让做,但 不能放手不管,“新手”要有“老手”从 旁辅导,从易到难。培训后必须经过考核, 才能让“新手”操作。尤其是使用体外循 环机的培训,就要像驾校培训驾驶员那样, 机器必须在离体情况下安装、操作,符合 要求后才能上临床。这种培训制度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延续至今。

     二是必须重视理论学习,要多读书。 他担任科主任期间,要求科里的年轻医师 每周进行医学文献报告。科室也形成了每 天手术讨论会的制度,即头一天手术后要 开会讨论第二天做什么手术,负责医生汇 报患者情况,提出麻醉计划,第二天则按 照前一天讨论的去做。 1992 年徐守春从阜外退休,他从协和 到胸科医院和阜外在麻醉科工作了 38年。 

p02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