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碍成为当前人们身心健康的问 题之一,同时人们对睡眠情况存在一定的 误区。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人睡眠障 碍的发生率不断升高,据统计,我国人群 中约有 50% 以上的人群存在睡眠问题,其 中老年人占六成以上,因此本文主要对老 年人遇到一系列睡眠问题展开科普。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数量或质量异常, 或是在睡眠中或睡眠——觉醒交替时发生 异常的行为或生理事件。
老年人睡眠与年轻人比较
由于老年人大脑皮质功能的减退、 新陈代谢的减慢、体力活动的减少,因此 老年人的睡眠事件比青壮年少,一般约为 5~7h/ 天。随着年龄的增长,客观的睡眠 结构改变主要为:夜间觉醒次数增加、睡 眠潜伏期延长、早醒,深度睡眠明显减少。
什么是焦虑、抑郁
抑郁和焦虑是老年期常见的情感障 碍,发病率可达 30~50%。
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要表现 的神经症,包括急性焦虑和慢性焦虑,老 年人常感到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 尿频、尿急和运动不安等,其紧张程度与 现实情况不相称。
抑郁症主要以抑郁心境、思维迟缓和 思维内容障碍以及意志活动减退为主,多 数老年人还存在各种躯体症状,常伴有焦 虑、紧张、睡眠障碍。
老年人睡眠障碍与 焦虑、抑郁的关系
导致老年人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有: 老化因素、躯体疾病、社会家庭因素、睡 眠卫生不良、环境因素以及精神疾病。睡 眠障碍是老年人精神疾病的一个临床表 现,是诊断抑郁和焦虑有意义的体征。 由于睡眠障碍,老年人的心理防御和 心理适应能力明显减退,如果又缺乏社会 支持,心理活动平衡更难维持,有可能促 发包括抑郁、焦虑在内的各种精神症状。 由此可见,睡眠障碍可引起老年人出 现焦虑抑郁症状,而老年人的焦虑抑郁状 况又进一步加剧了睡眠状况的恶化,如此 睡眠障碍和焦虑抑郁互为影响,出现恶性 循环,使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出现明显下降。
老人出现睡眠障碍的治疗方式
1. 早期心理介入及社会支持 对失去配偶或有孤独感的老年人,指 导家庭成员主动参与,帮助处理各种引起 不良心理刺激事件,争取家庭、朋友等社 会支持系统的紧密配合。
2.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规律作息,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改 善睡眠环境,提高环境舒适度;白天适当 活动,控制午睡时间,运动和休息需平衡; 注意合理饮食,睡前避免饮用含咖啡因的 饮料及烟酒。
3. 心理治疗 鼓励参与文娱活动;进行睡眠卫生知 识宣教,消除顾虑;给睡眠障碍患者关心 和安慰,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改善睡眠的 措施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