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24-03-21 总第829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24-03-21 总第829期
返回上层

总第829期

发布时间:2024-03-21

第九届医学家年会(2024)特别报道

标题导航

喜欢就去做 不就是苦点儿吗?

发布时间:2024-03-21来源:《医师报》作者:通讯员 余佳文 雷楚翔  阅读: 5842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1711855502700.png

   医师报讯(通讯员 余佳文 雷楚翔) 穿过纷纷扰扰的城市,走进被时光打磨 的楼道,轻轻叩响门扉。迎接我们的是 一位已是鲐背之年的老人——北京协 和医院呼吸科朱元珏教授。 

   朱老精神矍铄,开朗健谈。翻开尘 封的毕业纪念相簿,她能迅速认出曾经 的同学,说出大家毕业后的去向以及近 况,不时穿插着些年轻时的趣事,笑谈 着她那不平凡的六十载行医生涯。

    “医生这个职业就是吃苦的,但如 果你喜欢,那就做吧。而且,学医也并 不全是苦,别人没诊断出的疾病,我诊 断出来了,而且治好了,多好啊!” 

    第九届医学家年会上,朱元珏被评为“2023 年度十大医 学泰斗”。

                                                                     多进病房 常以患者为师

   虽然已经过去多年,但朱元珏始终 记得一位二十多岁的女患者,她流产两 次,第三次怀孕几个月时一直发烧,一 检查发现是胸膜炎。当时没有查出病原 菌,但从病情上看最有可能是结核。然 而抗结核治疗的药物会影响胎儿,患者 和家里人都很珍爱这个孩子,舍不得流 产,首诊医生就让患者来找朱元珏。 

    朱元珏和她聊了很久,谈开之后劝 她可以在密切观察下继续治疗,根据母 子情况再决定是否引产。患者和家属理 解了病情可能的发展,每月都来医院复 查。幸运的是,吃过药后烧退了,孩子 顺利出生。

     “这个病例其实很普通,但我帮助 患者下了一个决定,她信任我,我就需 要负起责任。”朱元珏说,在几个月里 一起走过,一同面对病情,对于一个医 生而言,真的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朱元珏说,从医几十年间,见过的 疑难杂症实在太多太多,直到现在,查 房时有些病例诊断起来还会觉得特别曲 折。希望医学生们进入临床之后能多和 患者交流,学医、行医的过程就是从患 者身上学习的过程。

    “现在的医生都很少到患者床边去, 一方面是医生时间少了,另一方面是医生 想法不同了,但想要做的话总会有时间 去做。”朱元珏说,自己年轻时好奇心大, 而且也没有那么多分心的事情,一门心 思扑在临床。她回忆,自己在外科轮转时, 有一个患者做了痔疮手术,她忽然想起 上课时老师讲,有的痔疮可能是结核的 病灶引起的。“我负责给这位患者换药, 每天没事儿就到床旁去,后来发现他真 是患了结核病。那时候病房里,别人组 里有什么特别的病,不用说大家就都会 去看,看完在底下相互交流,而现在一 些医生不归自己管的患者就不清楚病情, 这是不对的。”

                                                                抽丝剥茧 依靠细节诊断

   朱元珏回忆,以前做住院医师的时 候,虽然也不写大病历,但病程是要认 真记录的。比如原来认为是什么病,后 来发现是什么问题,自己是怎么想的, 主治医生怎么说,会诊的讨论又是什么, 这些都会在病程上一一记录——这对于 诊断、治疗都非常有价值。

     “有时,轮转接了其他医生的班, 不管他的患者经过了多少治疗、会诊, 对于我来说都是新患者,只要去接班, 就不能满足于以前的结论,就得去问去 查,就很可能发现新问题。”朱元珏说。

     有人说,内科医生就像做侦探一样。 爱好侦探小说的朱元珏很赞同这种说法。 她说:“内科医生很需要逻辑性,而且 不能主观,得依据客观证据做出分析, 还得言之有理。比如呼吸科得有病史, 虽然都是咳嗽气短,但也有所不同,病 史要问,体检要做,这样才有方向,然 后进一步做些专科检查,比如肺功能。 这样一步一步抽丝剥茧才能把诊断做出 来,才能把患者治好。”          

1711855547761.png

p02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