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穿孔是一种起病急、进展迅速的 危重疾病,其特点是胃、小肠或大肠等消化 道器官出现穿孔,导致食物残渣以及消化液 经过小洞进入腹腔中,可引起急性弥漫性腹 膜炎,严重时危及生命。针对消化道穿孔患 者,积极正确的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心理护理
安全感 尽力给予患者安全感,让患者感觉 到自己在得到专业医疗团队的精心照顾和治疗。
积极态度 应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 态度,这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更好地 应对疾病的挑战。
了解疾病信息 应向患者介绍消化道穿孔 的相关知识,比如疾病原因、治疗方法和预 后等,这些有助于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疾 病,树立治疗信心,更好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应对家属情绪 可以适当地向家属介绍 患者的情况和治疗进展,让家属也能够更好 地理解患者的疾病和治疗方案,减轻其不必 要的担忧和压力。
适度活动
术后体位 全麻术后未清醒的病人给予 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病人清醒后,生 命体征平稳后给予半卧位或低半卧位,有助 于引流腹腔内的渗出液,防止膈下脓肿和肠 间脓肿的形成,减少毒素吸收。
早期下地活动 当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 后,应尽早下床活动。有助于促进胃肠道功能 早日恢复,预防肠粘连和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发 生。同时,下地活动还可以促进切口周围局部 血液循环,有利于手术切口的早日愈合。
解释与鼓励 若患者因伤口疼痛而担心 下地活动,医护人员需要耐心地解释下地活 动的必要性,帮助患者理解并主动参与。下 地活动有助于预防坠积性肺炎和下肢静脉血 栓形成等并发症,这些信息可以通过科普宣 传和个别沟通的方式进行传达。
饮食护理
术前禁食禁饮 手术前遵医嘱不可吃喝。
逐渐恢复饮食 术后在肠鸣音未恢复及肛 门未排气之前,应禁饮禁食,以防导致吻合口、 十二指肠残端或穿孔修补处破裂,而发生出血、 瘘或梗阻等并发症。一般术后 3 ~ 5 天,胃肠 功能恢复,胃管拔除后可以进少量流质饮食, 逐渐过度到半流质饮食,一开始应选择营养丰 富、易消化的食物,如南瓜、山药、胡萝卜等。 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有助于 维持身体健康,并提供适量的能量。
限制脂类食物 在饮食方面,应限制高脂 类食物的摄入。脂肪消化需要较长时间,可能 增加肠道负担,延缓伤口愈合的速度。适量的 脂肪来自健康的食物如坚果、鱼类和植物油等。
避免刺激性食物 包括生肉、海鲜、冰 淇淋、坚果、辛辣调料、豆浆等。
观察病情
注意腹痛的变化 消化道穿孔常伴随剧 烈的腹痛。观察患者的腹痛是否有变化,包 括疼痛部位、性质、程度、腹肌紧张度及伴 随症状。注意疼痛是否加重或减轻,以及是 否出现新的疼痛感觉。这些变化可能与穿孔 的位置、大小和感染状况有关。
观察其他症状 除了腹痛,消化道穿孔 还可能表现为其他症状。注意观察患者是否 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胀、便血或黑便等 症状。这些症状可能提示穿孔导致感染、出 血或肠道阻塞等并发症。
监测生命体征 在消化道穿孔术后,需 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包括心率、 呼吸、血压、体温、尿量和中心静脉压等指标。 注意血压变化 必要时采取及时的干预 措施,以保证血流动力学稳定。
检查呼吸情况 需密切观察呼吸频率的 变化,并给予相应的支持性治疗,保证患者 呼吸道通畅。
疼痛的护理 一般切口疼痛在术后 24 小 时最为剧烈,以手术当晚为甚,使用自动镇 痛泵的病人,要注意管道是否通畅、有无脱 出及镇痛效果。切口剧烈疼痛时,可按摩足 三里、内关穴以缓解疼痛,必要时遵医嘱予 使用止痛药。还可以指导患者有效佩戴胸腹 带,避免咳嗽时引起的疼痛。
密切沟通医生 及时向医生提供患者病 情的准确信息非常重要。记录并告知医生腹 痛的变化情况、持续时间、伴随症状以及任 何新出现的问题。这样医生可以更充分地评 估患者的病情,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消化道穿孔患者的护理是一项重要而复杂 的工作。通过综合护理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 照顾和支持消化道穿孔患者,帮助他们尽早康复。